2024年3月,凭借一碗麻辣烫,甘肃省天水市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闻名全国。
麻辣烫的火爆出圈,不仅撬动了一城文旅,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动能,还让与之相关的蔬菜产业也尝到了“甜头”。
清水县位于甘肃东南,天水东北、渭河上游,古称上邽,以“清泉四注”而得县名。这里水源充足、气候温润、农业资源富饶,发展蔬菜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天时地利造就这方土地,源源不断的惠农、助农、利农政策“东风”让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永清镇杜沟村的清水县兄弟兴旺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红兵抓住了机会。
2024年对于张红兵来说,是喜事连连的一年。
这一年,他领到了政府补贴的2万元惠农资金;这一年,“天水麻辣烫”的出圈让农场里的蔬菜供不应求。
农场效益持续增加,知名度不断扩大,客商好评连连。张红兵用一个词总结他的2024年:红红火火。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2024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留下铿锵话语。产业振兴,在田野播撒着希望,让基地喜获丰收,令村庄浸润喜悦之中。
看着34座蔬菜大棚里的长势喜人的油菜、茼蒿、生菜、油麦菜、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张红兵乐得合不拢嘴。“我们农场紧盯市场需求和群众菜篮子期望,采取订单种植的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蔬菜,除了这34座大棚里种的绿叶蔬菜之外,露天地里还种了土豆、蒜苗、菠菜等几十亩轮茬蔬菜,去年总收入65万元左右。”张红兵说。
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随着天水麻辣烫所需蔬菜量的骤然增多,农场的用工需求也持续增加,周边村民通过参与蔬菜的种植、采摘、装配等环节,有效实现家门口就业。“农场现在的长期工有12至15人。”张红兵说,“我们还会在旺季增加计件工和小时工。”
如今,总占地达200余亩的家庭种植农场已成为张红兵和村民们的“聚宝盆”。小小蔬菜,落地生金,不仅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更是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种出了新希望。
近年来,清水县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经济,培育了850个产业特色鲜明、经营规模适度、经济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通过家庭农场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雨水节气刚过不久,张红兵的数十个蔬菜大棚内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景象。这一片片充满生命力的蔬菜,将化作绿色引擎,激发乡村澎湃动能。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赵媛媛 清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文艳 马尧 张芳芳 龙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