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充分释放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动能

陈鹏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实践中,我们要紧扣国发〔2022〕2号文件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定位,聚焦基础制度、治理体系和发展机制三个重点,充分释放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动能。

在生态文明基础制度方面走深走实。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基础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落实。一方面,要全面对标党中央部署要求,谋划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基础制度的改革,细致严谨地梳理现阶段我省生态文明的基础制度,严丝合缝地嵌入到国家改革的大盘子中,打好改革“组合拳”,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立治有体,施治有序”,要注重试点探索、成熟推开,系统评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成效,比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经济发展与生态产品总值“双考核”等,摒弃不适宜新形势的制度体系,总结一批行之有效且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以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增强改革的穿透力。

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优化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主体参与到生态文明治理中来,提升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机制建设,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多元手段,既强调体制、制度和机制建设,也强调治理能力、过程和效果,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具体实践中,需要在治理主体、治理方法和治理机制上着力。治理主体上,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深化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支撑,既横向打通各方主体的联动,又把各方主体内部的治理机制进行优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推动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治理方法上,以法治为基础,以提升治理效能为关键,加强协作联动,创新推进贵州生态环境保护法院等有效做法,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监测、评价等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

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方面创新探索。创新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要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等方面,开展专项改革研究,进一步推进要素供给、要素管理和要素监测方面的深化改革。在要素供给方面,主要是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四个方面,对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进行有效的绿色牵引,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的支持力度,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要素管理方面,建立生态资源管理和市场交易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和管理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风险,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促进碳汇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在要素监测方面,围绕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等,厘清我省可供开发碳汇的类别、区域范围和规模数量,形成碳汇项目开发资源库,加快我省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改进计量监测方法,构建高效、快捷、及时的碳汇计量监测新模式。

(作者单位: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

--> 2025-02-2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871.html 1 充分释放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