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忠秀)眼下,在贵安新区湖潮乡芦猫塘村的红薯育苗基地里,村民们忙着培育红薯秧苗,为春耕生产提供种苗保障。
“这里有400斤种薯,再过两个月左右就能出苗。”村民杨正盖仔细挑选出饱满、无病害的优质种薯,小心翼翼地将其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床上,“每个种薯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确保每株红薯苗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空间。”
另一侧,村民赵玉华在仔细地盖膜,动作轻柔而熟练。“我家种植红薯5年了。洋芋采挖后,就能移栽红薯了。相比种植其他作物,红薯更易于管理,价格也更稳定,所以我们都喜欢种。”赵玉华说。
为了保证红薯苗的质量和生态种植,村民们不仅注重传统经验,还坚持生态种植。“例如在育苗过程中,村民们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并运用一些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土壤健康。”芦猫塘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燕说。
“现在市场上红薯品种不一,种苗品质参差不齐。为确保土壤适应性,保护红薯品种,稳定口感,满足顾客对芦猫塘村红薯的需求,村民都是自己育苗。目前,全村已基本完成育苗工作,能满足240亩红薯种植需求。”王小燕说,近年来,湖潮乡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芦猫塘村红薯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受到顾客青睐,推动村民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