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海子与路的故事

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陈颖 熊立燕

在毕节市黔西市与大方县交界处,有一条西溪河。清毕路、贵毕路、黔大高速以及成贵高铁连接两岸,给周边村镇带来发展机遇。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海子社区党支部书记罗贤吉都要在社区里巡视一圈。干净整洁的街道、广场,生产火热的水果基地,秀美怡人的自然环境,时不时亲切地打着招呼的群众……一切都让罗贤吉感到欣慰而舒畅。

“海子社区能有如今欣欣向荣的面貌,都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罗贤吉说。

紧靠黔大高速,一小时可到毕节、一个半小时可到贵阳,20分钟就到黔西高铁站……有了交通的便利,便有了资源的汇集和发展的机遇。

海子社区看准方向,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谐、秀美海子方面狠下功夫,改造民居628户,修建完善生态小公园、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一批公共设施,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的提升,带来的就是产业发展的信心。”罗贤吉说。

走着走着,来到海子社区猕猴桃、百香果基地,基地负责人罗红卫正在做果树的冬季管护,大家便聊了起来。

近年来,海子社区按照文、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在林泉镇招商政策的支持下,突出地方精品水果采摘基地建设,种植樱桃、猕猴桃、百香果、蜂糖李、草莓等精品水果1000余亩,已形成春有樱桃、夏有李子、秋有猕猴桃、冬有草莓的特色优势,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基地于2015年建成,2018年投产,目前年产值达300余万元,每年带动当地务工9000余人次。”罗红卫介绍。

一旁帮工的社区居民张友会一边修剪枝条,一边插话道:“我到基地帮忙,一天有80元收入,一年能多挣一万多元。高速路都修到我们社区了,果子好卖,日子也越来越好。”

“这里地理条件比较好,下一步我们想围绕乡村旅游打造休闲避暑项目,到时候来你果园的人会更多。”罗贤吉说。

罗红卫很是期待。“太好了!这些年海子社区的水果只要一成熟,游客和客商马上就来了。再有旅游项目做支撑,到时候更不愁卖!”

离开果园,罗贤吉“转”到海子湖边的嗨海子民宿,只见管理员黄琳正在打扫卫生。

“早上有顾客退了房,要抓紧整理好,下午还有两家客人来。”

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风景宜人。尽管天气还没有转暖,依然有不少人选择到这里小住一番,感受难得的轻松和愉悦。

“这几年海子社区变化很大,交通便利,游客越来越多。”黄琳说,民宿开业半年来生意一直很好,“尤其是春节期间每天都是满的,四川、重庆的客人特别多。”毕竟,从成渝自驾到这里只要5小时左右,高铁更是只需不到3小时。

“要注意借助优势把你们的民宿多渠道宣传出去。”罗贤吉对民宿产业的发展很是欣喜,更希望客人引得来、留得住,让乡村旅游红火得更长久。

近年来,海子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最适宜人居乡村”、全省“十佳美丽乡村”、“全省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3A级旅游景区”,社区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6800元。

青山湖泊与美丽村庄遥相辉映,山水田园风光与小桥流水人家交错成景,春来桃红李白、夏来荷花映日、秋来硕果累累,冬来游人依旧。

巡了一圈,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海子社区,罗贤吉深有感触:“一定要好好用好发展红利,让海子一直美下去。”

--> 2025-02-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692.html 1 海子与路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