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新农人”为乡村添“才”注“力”

李星宇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支撑。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抱负的“新农人”奔赴乡村沃野,发扬创新精神、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俨然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引擎。

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支撑。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抱负的“新农人”奔赴乡村沃野,发扬创新精神、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俨然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引擎。

“学有所成”,提升“新农人”整体素质。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而且对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作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多样化情况,要坚持把“强化精准培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作为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乡村农民提供“知识支持”。要充分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实践实训基地,系统性开展高素质农民培养行动,不断提升传统农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多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努力打造一批具备一定“知识优势”的新农人,确保乡村全面振兴“有才可依”“有智可靠”。

“干有舞台”,改善“新农人”创业环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更要在强人才上下功夫。近年来,为支持新农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新农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了新阶段,“新农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主力军。各地要通过要素保障、财政支持、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就业、创业、融资上“新农人”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解决新农人创业时面临的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不足等难题,降低“新农人”创业门槛。要开展项目推介、创业指导、创业咨询等一系列创业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岗位开发补贴、租赁补贴等扶持政策。要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农人创业园,进一步降低工商登记门槛,简化登记手续,为“新农人”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闯有底气”,提振“新农人”扎根信心。“回农村”是大趋势引领,近年来,“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让新农人愿意以“故乡人”的身份留下来,成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所面对的一道“新考题”。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优秀的“新农人”作为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对象,积极吸纳“新农人”入党,推荐作为人才选拔、表彰奖励及“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广泛宣传推介优秀“新农人”典型事迹,切实以政治引领力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激情。同时要通过政府增值服务,重点打通“新农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性堵点,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农村,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保障水平,解决“新农人”子女上学、老人赡养等后顾之忧,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新农人”留得安心,进一步促进本地人才留在乡村、建设乡村。

--> 2025-02-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684.html 1 “新农人”为乡村添“才”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