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科技创新驱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程贞敏 李盼 杨继宇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产业变革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是推动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战略驱动发展,政策法规保驾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绘制了清晰的顶层蓝图,指引着前行方向。民营企业凭借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的独特优势,能够敏锐捕捉市场需求的细微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助力民营经济不断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新兴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税收政策上,为进一步激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减轻企业负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持续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大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其中。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平台,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汇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的优质环境。

科技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创新。众多民营企业可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控,能够依据市场订单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积压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电池生产企业、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和科研机构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开展合作研发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 “1+N”协同创新体系(1家龙头企业+N家配套企业),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众多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推动整个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吸引大量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在集群内部,通过共享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开展联合研发、技术转让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同时,吸引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主动求变,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制定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使创新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避免盲目创新带来的风险。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资金规划,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的研发领域,不断提升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的占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内部培训、岗位锻炼等方式,持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确保研发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竞争力。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形成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人才。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前沿展开自主研发。通过引入生产端的智能化改造和柔性化生产系统,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资源利用率,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加快技术与市场的对接,提升产品的质量、创新性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等外部创新资源合作,形成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创新链条的完善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优化运营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的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做出科学决策。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促使组织架构向扁平化、灵活化转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2025-02-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611.html 1 科技创新驱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