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
在贵州,煤矿区瓦斯地质领域的科技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近日,记者来到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组建的“富矿精开”顶尖专家团队,其自主研发的瓦斯智能管控平台展现领先的实力。
正如煤矿瓦斯管理的“智慧大脑”,这一平台能自动更新贵州能源集团所属矿区及全省的瓦斯地质图,快速查询瓦斯地质参数;以瓦斯、应力、微震等多源数据为基石,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智能预测动态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还能将其可视化展示,迅速辨识多维度的瓦斯突出危险源,并具备关键的智能预警能力;研发的全光纤微震监测设备打破传统,无需井下供电,可高灵敏度、宽频响地监测煤岩体破裂到破坏的微震活动……
从2024年8月筹备,到同年底正式组建,这支拥有2位院士和55位专家的“富矿精开”顶尖专家团队,面向探矿、开矿、用矿三个方向,针对西南复杂地质下的瓦斯灾害难题展开攻关。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位。我们致力于科技创新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着力破解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东平介绍,贵州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丰富,煤炭产业是全省支柱产业,但受复杂地质条件限制,煤矿产能释放不足,煤层气开发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煤炭精深加工产业链需要延伸。
作为团队一员,聚焦开矿方向,周东平带领团队重点围绕全省煤矿瓦斯地质可视化和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预警两个方面,培养和集聚专业人才,针对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瓦斯灾害预测与智能管控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为瓦斯突出矿井的智能化预警、精准化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来自贵州能源集团、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了团队研发核心成员。
“立足当下,兼顾长远。我们的研究,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同时,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团队成员之一、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青松表示,组建“富矿精开”顶尖专家团队,整合行业内外的顶尖智慧与技术力量,通过人才集聚与科技创新,实现贵州优势矿产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团队聚焦用矿方向,依托贵州省能源智能开发与高效利用实验室申请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煤基固废大规模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示范研究”已初步通过评审,同时在燃煤发电减污降碳和气化补燃深度调峰等方向正在凝练第二批重大项目,以推动贵州煤矿资源利用的突破性进展。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富矿精开”顶尖专家团队成立以来,获得“大口径内排渣深孔卸压定向钻抽一体化技术”“煤矿井下钻孔工程视频智能分析与数字化管理成套装备的研发应用”等科技项目立项资助,参与贵州省能源智能开发与高效利用实验室凝练的“贵州煤矿复杂条件巷道围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也已初步通过专家评审。
团队研发的“煤矿瓦斯灾害全时空动态精准防控平台”实现对工业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了瓦斯灾害防治的高效和精准性,成功在省内外煤矿企业推广应用。目前,团队已对盘州矿区、水城矿区、黔北矿区等重点产煤矿区11处煤矿进行了现场调研及指导。
专家团队的指导与服务,帮助贵州盘江电投发电公司、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公司、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公司、贵州盘江新光发电有限公司、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盘江新能源发电公司等企业解决了生产中诸多重大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通过贵州省能源智能开发与高效利用实验室的装备产品转化基地,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钢丝绳芯胶带运输机、自移式刮板转载机、刮板输送机、巷道特种支架等产品,进一步实现科技赋能煤矿生产。
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2024年,贵州推动科技人才向基层和企业流动,围绕“富矿精开”11组优势矿种人才需求,组建探矿、开矿和用矿全产业链顶尖专家团队12个,为贵州优势矿产提供战略咨询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