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大山里的“探矿先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冯路玉 实习生 尚欣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自信地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兑现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我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贵州省地矿局锰矿资源预测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成员杨炳南话音刚落,现场掌声响起。

这是2月14日下午在省图书馆举行的“当好排头兵 勇闯改革路——‘新时代的贵州人’(贵州省地矿局锰矿资源预测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上的一幕。

报告会上,覃永军、杨炳南、谢小峰、张夏林、张孝丽5名讲述者讲述了团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投身贵州锰矿事业,努力攻坚找矿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

“短短10年间,提交锰矿资源储量逾7亿吨,这一数量大幅超过了此前我国锰矿保有资源储量的总和。”覃永军讲述了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扎根找矿一线,当好“富矿精开”精确探矿排头兵的卓越成绩。

“作为一名从事‘物探’的新时代地勘党员,攻坚克难、拼搏创新是基本素养。”入党14年的杨炳南对事业无怨无悔。他曾在平均高差2000米的牛栏江峡谷地区作业,在大山密林深处布设笨重大线圈进行测量,皮肤被荆棘刮破,衣服被汗水打湿,跋山涉水坏掉了无数双登山鞋。

“每一次的实验探索、每一轮的理论研讨,都凝聚着全体团队成员的智慧与汗水。”成员张夏林,是党龄28年的老党员,他长期专注于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矿产资源数字勘查以及智慧矿山建设等研究领域,足迹遍布高山峻岭、峡谷盆地……一次次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他始终乐在其中。

“编制图幅必须要用放大镜‘鸡蛋里挑骨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党员,“贵州铜仁松桃锰矿矿集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39岁的谢小峰,已经入党18年。他把青春挥洒于山林沟壑,手持地质锤,叩问大地,探寻地质奥秘。

“择一事以终生,专一行而成峰。”5名讲述者全部来自锰矿事业一线。工作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们秉承着“地质报国”的信仰,为国家找矿,竭尽所能,无怨无悔。

近年来,省地矿局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围绕实施机关党建“双带五引”工程,着力打造“地矿先锋”党建品牌,吹响了新时代地质找矿激越号角。

报告会由省直机关工委、省地矿局联合举办,旨在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向先进典型学习,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中当好排头兵、勇闯改革路。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学习他们立志报国、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现场听众纷纷表示。

--> 2025-02-2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519.html 1 大山里的“探矿先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