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锰”势喜人 逐绿向新

(上接第一版)

以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铜仁,大抓生态产业、主攻生态工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迅“锰”发展。

在大龙经济开发区的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块块硫化锰渣被制作成电池用硫酸锰、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等材料,销往国际国内市场。

“过去生产电池用硫酸锰产品产生的锰渣,多数被填埋。”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董雄文直言,随意填埋的锰渣会破坏土壤和水体,但若处理得当则可实现循环利用。

2021年,汇成新材料自主设计的利用硫化锰渣制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的生产线正式投产。现每天可以处理硫化锰渣约200吨,产出锰金属约20吨、镍钴金属约1吨,实现变废为宝。

近年来,大龙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无废园区”建设,引导企业从工艺改进、清洁能源与原料替代、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等多方面发力,减少固体废物的源头产生与排放。

同时又不断构建并完善资源外循环,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并推动固废、废水、废气等资源内循环,把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制作成蒸压加气块、砖。

去年1月至11月,大龙经济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2.09亿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80%。大龙经济开发区还入选“无废园区”全国典型案例。

多年来,铜仁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业发展全过程,构建起一条“含绿量”与“含金量”并重的工业发展新赛道。

就生态工业而言,该市在全力推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之时,又挖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食品及健康医药产业,茶叶、红薯、白酒、饮用水、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铜仁正全力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建强生态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推动产业大提升、项目大攻坚、招商大突破。

生态工业逐绿向新,蓬勃发展,生态农业风生水起,生态旅游持续升温,“绿色铜仁”步履铿锵,桃源深处景美如画。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铜仁市生产总值1649.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

--> 2025-02-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496.html 1 “锰”势喜人 逐绿向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