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我们本来也有设立海外分公司的计划,前期虽已通过网络和中介机构搜集了大量信息,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政府支持,掌握的信息真伪难辨。这次政府为我们搭建了出海快车,让我们走得更稳、底气更足。”捷盛钻具负责人杨丹表示。
2024年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从8个方面制定了36条措施,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是其中的一条重要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统筹推动36条措施和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信用评价等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打通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节点。
建立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长效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全部纳入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在用地手续办理、金融支持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继续落实“两个40%”政策,即“四化”等产业基金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的资金占比不低于40%,民间投资占比不低于40%,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领域项目引入民间资本。
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和市州主导产业,制定2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和推进计划,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四化”等重点领域投资。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向社会公布了四批共600余家贵州省诚信示范企业名单,归集税务A级纳税人等守信联合激励名单信息1006万条。
运用省级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在毕节市、黔东南州、铜仁市创设“毕惠贷”“苗岭普惠贷”“铜品税贷”政策性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三款产品共计支持3813户民营小微企业获得23.02亿元信用贷款,应付贴息金额1598.84万元……
2月20日,贵州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挂牌成立。据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作为我省服务民营经济的实体机构,将为民营企业搭建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对接沟通平台,承担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联络服务以及民营企业要素支撑、民营企业间交流活动等有关服务工作,协助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民营企业反映的合理诉求,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该中心将强化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全方位服务,为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助力,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