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厚植人才培养沃土 聚力服务地方发展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毕节试验区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抢抓政策机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面向区域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努力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该校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国家第二轮“双高计划”学校遴选。紧盯工业,深化与毕节8个经开区合作,新增合作企业30家;超前布局,加快绿色智慧能源专业群建设,抢抓煤磷化一体化项目落地毕节机遇,增设应用化工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抢抓贵州轻纺城落户毕节机遇,增设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实施项目驱动,投资1.8亿元建设毕节市智能矿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成省级“双高”校。投入项目经费1.6亿元,全面完成省级“双高”校建设任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因成绩突出,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全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等称号。投资4600多万元,建成了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山地特色农业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智慧养老家政实训基地。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建筑工程技术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经过两年多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越秀集团、万豪集团等联合,高标准建造国际酒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师生获得各级技能竞赛奖项300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建成农产品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东西部产教协作人力资源开发范例,教学成果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对接落实“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职业教育。在统一战线的牵线搭桥下,深圳职大、广州番禺职院、上海二工大等院校结对帮扶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争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中华职教社支持,对接落实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民革中央2024年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班,开设4个培训班,参训人员共230人;在民盟、民进、台盟等民主党派的支持下,该校与宜宾职院、广西职院、安徽职院、安徽商贸职院、滁州城市职院等院校相继签署合作协议;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协调有关方面为该校捐赠图书;九三学社社员、杭州职院1名教授到该校挂职副院长一年等。

构建东西部协作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子,该校与广东省广州市18家头部企业,携手广州轻工技师学院等院校,累计创办订单班56个班,采取“2+1”分段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近2000人,毕业生陆续进入广州港、广州地铁等企业就业,涌现出王祥、谢佳丽、瞿鸿等人生出彩典型。通过东西部协作,促成广州多个项目在毕节投资。广州市工青妇群团组织协同有关企业在该校建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培训基地。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毕节市智能矿山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西南地区新型综合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毕节生态食品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东西部协作乡村电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协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该院通过“人才强市”计划、柔性引进、“员额制”招考等方式,不断引进和考录急需紧缺人才,满足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需要。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校申报获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面向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近5年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覆盖80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5万多人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和等级认定3万多人次。该校已建成智慧温室教研基地,通过“黔匠工坊”开发粤黔融合菜系,推动本地旅游餐饮服务业升级。组建专家服务团队16个,面向企业和农村提供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策支撑、“双高”校建设、东西部协作、统战帮扶、社会服务等路径,构建了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未来,该校将不断探索创新,为建设西部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助推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出新贡献。

(池涌 桂祥友)

--> 2025-02-22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469.html 1 厚植人才培养沃土 聚力服务地方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