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灏
在党的建设和治理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制度优势,加强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形式的贯通协调,打通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渠道,坚持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对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在向深拓展上增强监督整体合力。把巡视巡察作为严肃的政治工作,作为党组织和一把手工程,认真履行巡视巡察工作主体责任,自觉把巡视巡察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重要抓手,把巡视巡察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参考内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从而有效增强巡视巡察工作的政治性、权威性、严肃性、有效性。围绕巡视巡察工作出台的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在制度安排上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在实践层面上建立健全了巡视巡察工作党的领导、各负其责、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格局,巡视巡察综合监督作用日益凸显,监督整体合力持续增强,确保了巡视巡察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推进。
坚持在向专发力上实现监督贯通协调。巡视巡察作为党委(党组)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重要抓手,具有贯通协调的实践基础和组织优势。全面学习好贯彻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党组织、巡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结合各自职责定位,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应当协助同级党组织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巡视巡察工作,协同做好人员选派、情况通报、政策咨询、问题研判、措施配合、整改监督、成果运用等工作。要严格执行巡视巡察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整改等环节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具体要求。发挥巡视巡察综合监督作用关键在于“向专发力”,把方方面面监督力量凝聚起来、有机贯通,共享共用信息、资源、力量、手段、成果,形成监督合力。巡视巡察作为一种全面深入的监督方式,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薄弱环节,为其他监督方式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同时,还为其他监督方式提供监督的重要方向和重点。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形式之间的贯通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有机的监督网络,从而实现监督的全覆盖和无死角。比如,巡视巡察与日常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监督机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可以提升监督合力。只有通过不同监督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在向下延伸上取得监督成果实效。要始终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监督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增强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把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熟练掌握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了解一定的哲学、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适应巡视巡察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工作需要,切实做到作风过硬、本领高强。要推动巡视巡察整改落地见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力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深化拓展巡视巡察成果运用,更加自觉把巡视巡察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充分发挥巡视巡察标本兼治作用。充分用好巡视巡察成果,深入研究解决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完善综合监督格局,通过巡视巡察一线深入实践,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和机制完善,进一步深化拓展巡视巡察监督的实效。
(作者单位:中共贵阳市委巡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