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提高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杨近平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建设全省重点实验室,提高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水平。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制度日趋完善,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医药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凸显中医药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产业内涵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产业中现代中医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如中药提取技术、制剂技术等,是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要加大对中医药理论、实践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在中医药研发领域,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算法分析,能够有效地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和中药复方,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还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药物上市时间。在中医药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智能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对中药提取、制剂、包装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中药材和成品的质量安全。在中医药销售和医疗服务领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快速诊断和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和健康指导,还可以辅助中医药专家进行病案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方案。

产业链整合助力中医药产业外延拓展。产业链整合是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内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度,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对于中医药产业链来说,主要包括药材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医疗服务等多个环节。整合中医药产业链,就是要优化这些环节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链的高度协同。首先,优化中医药产业链的结构。关注产业链的完整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覆盖程度、发展水平以及面对市场变化时的调整能力,进而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其次,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中药材种植、原料加工、药品制造、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深度合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资金投入,引导产业链协同发展。再次,建立健全产业链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障产业链健康运行。最后,强化产业链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应用。中药材种植、加工环节要严格遵循环保要求,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医药药品制造和流通环节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政策与市场协同强化中医药产业机制保障。政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中医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要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创新动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中医药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各自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的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共享;强化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医药的价值。通过文化交流、合作与传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品牌效应。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5-02-2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415.html 1 提高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