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社区治理一线来了“兼职委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良胜

遵义市新蒲百年老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未能跟上居民文化生活需求。

“司法局门前不是有一块已征未用地吗?不如在那建一个法治文化广场,在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能开展法治宣传。”遵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克炯作为新华社区的“兼职委员”提议。

通过科学研判,李克炯的提议得到新华社区采纳,并立即着手谋划筹备工作,共同推动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建设事宜。

近年来,新蒲新区在推动党建引领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积极推行街道社区“兼职委员”,根据各社区实际,充分考虑辖区单位职能职责、业务范围、综合影响及两新组织企业性质、规模范围、作用发挥等因素,按照“有利于工作推动、符合基层实际”的原则精准定人,选聘“兼职委员”,做到人岗最优化。

“过去,我们小区里车辆乱停乱放、损害公共绿地等问题突出,现在有‘兼职委员’助力,增强了社区的治理力量。”新蒲新区新蒲街道平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强说。

兰徐是林达集团党委组织委员,也是六角井社区的“兼职委员”,在她的支持下,林达集团党委担当起六角井社区党建共建的杠杆和支点,撬动统筹遵义长征村镇银行党支部等14个党组织,聚焦“组织引领、阵地融合、资源融汇、治理联动、成果共享”的商圈党建发展路径。

“充分用好‘兼职委员’的身份,在服务社区的同时,也拓宽了‘社企共建’双向服务渠道,调动了2000余家商户企业参与商圈建设。”兰徐说。

据了解,新蒲新区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结合“兼职委员”自身所在单位职责范围,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根据需要协调本单位在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阵地等方面给予街道社区支持,为基层党组织解决如志愿服务、卫生管理等民生需求,并充分利用和整合辖区内各类党建资源,形成党建合力,实现“双向奔赴”。

同时,新蒲新区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兼职委员”结合职能职责、个人优势向社区提供资源,提升兼职委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感”,引导兼职委员参与讨论辖区内党的建设、社会事业、社会治安、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重大事项,共同拓展便民为民服务途径,共建平安和谐文明社区。

目前,新蒲新区共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兼职委员”21名,他们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工作,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2025-02-2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6291.html 1 社区治理一线来了“兼职委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