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美 程佩佩
“冶炼—锻造—热处理—机加—检测”,通过一道道严谨的工序,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才能出炉,运送到全国各地。
近日,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内,生产场景十分火热。机械加工车间里,车间部长李永刚介绍:“坯料送来后,我们先取样检测,合格后再进行超声波探伤和精加工。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生产,希望尽快把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
该公司是贵州省内唯一一家具备核级产品生产资格企业,也是核级配套产品中小锻件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已掌握特种合金材料及成型技术,突破1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拥有40多项发明专利。
汇川区作为“三线”建设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工业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该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抓园区、聚产业、强链条,培植以“先进装备制造为首位产业,优质烟酒、生态特色食品、信息能源产业为潜力产业”的“1+3”工业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汇川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6户、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6个、省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66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61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省级“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户。2024年,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77.1亿元,同比增长5.9%。
“汇川区将紧紧围绕‘1+3’工业产业体系,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招商、抓大招商,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努力构建富有汇川特色、在贵州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汇川区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韩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