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李姝霖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始终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力量,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巩固强国之根,凝聚兴国之魂的关键。

在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下,探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国家、民族强盛进程中的交织脉络与兴衰规律。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懈追求,历史充分表明,一定社会文明的基本形态是由代表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互促互进,共同勾画人类文明的基本样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普遍规律,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大历史观,在纵向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从长时段、大视野的维度审视和洞察文化发展规律,将其置于世界与我国发展的宏阔历史进程中予以考量,深入剖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两个文明”的繁荣发展,既是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给予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逻辑前提。

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恩格斯认为,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全面性体现为物的全面丰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诸多方面,试图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生产力发展的全过程,植根人的全面发展全方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全领域,保证社会全体成员过上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为一体两面,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在动能。这也要求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厚此薄彼,重“硬”轻“软”,把“两个文明”相协调的原则要求贯穿始终,实现二者比翼双飞。

以精神文明“软实力”发展,增强物质文明建设内在动能,提供“硬支撑”。一个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以物质文明作为硬实力和以精神文明作为软实力的强有力支撑。物质文明是国家挺直腰杆的底气,而精神文明则铸成了国家民族的精神“脊梁”。精神文明软实力同物质文明硬实力一道,共同构筑国家综合国力“硬支撑”。通过文化建设推动软实力的提升,归根到底是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最终都是通过在人的层面上体现出来的。人既是价值和文明被施加影响的对象,又是价值创造和文明创造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和能力的发展。软实力通过提高人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再认识等提高其劳动能力,进而推动物质文明硬实力的提升。可见,文化的兴盛,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鲜明标志。实现文化兴盛,再现文化繁荣,始终成为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2025-02-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5987.html 1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