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多措并举保障项目招引落地见效

于伟咏

项目是产业的源头和基础,以项目建设来推动产业壮大升级,不断提升项目开发强度、投资强度、产出强度,进而构建起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为王,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超前谋划项目。充分发挥我省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比较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项目谋划和编制工作,动态完善“一图三清单”,大力推进补链延链强链,建立项目概念库、精准库、成型库三级储备库管理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高质量包装项目。立足产业项目特点和优势,采取整体打包与局部包装相结合的方式,编制项目策划包装指导目录,明确资源基础、重点领域和谋划方向,进一步提高项目策划、项目包装、项目推介的质量。坚持高质量项目招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集中引进一批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链条衔接有序、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好企业,切实提高引进项目的“含金量”。坚持多渠道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项目库,开展产业链招商、标房招商、基金招商、算力招商、平台招商、展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

工业为基,坚持高质量、智能化发展。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发展战略,在思想上认识到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尤其重大工业项目更是壮大新动能的“助推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坚持工业高质量、智能化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壮大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生力军队伍,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创新保障体系。加快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聚集增强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提升产业链、价值链韧性,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现工业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完善支撑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充分运用公平竞争审查等方式,推动产业政策从偏向性、选择性向普惠性、功能性转变,从直接干预型向间接引导型转变,从事前补贴向事后奖励转变。

要素为核,坚持市场化、高效化配置。坚持完善产业项目配套,深入推进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围绕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求,完善区域交通、连接路网、供排水、供电、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紧扣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工业生产用房短缺等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土地供应、加强调度推进。注重土地经济效益,明确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强度、税收、容积率等指标,算好经济账。积极对内挖潜,梳理整合土地资源,鼓励通过依法转让、合作开发等方式盘活利用,加快推进废弃地复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坚持用优质项目吸引人才,以需求为导向吸引人才、延揽人才,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等重点领域,努力用产业集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借助金融服务促进项目落地见效,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完善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服务为要,坚持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坚持全方位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各地围绕重点建设项目,组建“一项一策、专人专班”服务团队,明确专人、专班、专责为招商项目提供“有求必应”式的全程服务,贴心当好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店小二”,为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最优的政策、最好的环境、最暖的服务打造投资洼地。坚持会商机制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建立重大项目会商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专题会商、及时会商等形式,形成破解项目要素调动瓶颈的合力,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逐项目制定任务交办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工作措施和办理时限,高位高效高质加快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达效。坚持全周期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堵点、难点、痛点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开展“预警提醒”“容缺受理+承诺制”“视频踏勘”“拿地即开工”“跨域通办”“周末不打烊”等机制;深化涉企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应用场景,不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提升“企业之家”服务效能,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让广大民营企业在贵州大胆投资、放心投资。

(本文系贵州省哲社科课题〔24GZYB06〕阶段性成果)

--> 2025-02-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5985.html 1 多措并举保障项目招引落地见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