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侯萌 摄影报道
人们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的过程中,物品遗失的情况偶有发生。近日,有网友在 “天眼问政”栏目留言,倘若在高铁上不慎遗失物品,究竟怎样才能高效且迅速地找回?
2月11日,记者来到贵阳高铁北站失物招领中心进行了详细了解。
刚来到失物招领中心,记者就遇到了前来认领物品的李先生。
“我的背包是今天中午11点左右丢的,通过12306APP联系到贵阳北站工作人员后,当天下午3点就拿到了。”
据了解,李先生乘坐G8798盘州-贵阳北途中遗失了自己的蓝色双肩包,与贵阳北站工作人员联系后,短短几个小时就找回,他的经历让记者对失物招领处的工作有了直观感受。
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失物招领仓库,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十几个钢铁货架满满当当放满了丢失的物品,每件物品都贴着写有基本信息的标签。
据贵阳北站客运车间助理工程师杨易麟介绍,贵阳北站失物招领中心自2022年成立以来,每年失物入库量高达7-8万件。
“今年1月,失物入库量3772件,平均每天入库175件左右,日领取量约95件。失物主要分为证件类和背包及随身行李物品类。在证件类中,身份证的遗失率最高。”杨易麟介绍。
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失物,每张纸条上记录的信息,包括遗失地点、日期、物品明细以及是否有旅客联系方式。
“这是处理失物的重要依据。有联系方式的,我们会主动联系旅客,确认无误后,旅客可选择邮寄或自行领取;无联系方式的则录入遗失品系统,旅客可通过12306APP的遗失物品查找模块进行查询。”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失物的种类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等数码产品逐渐成为失物中的“常客”。
杨易麟说:“当天捡到的物品,未能找到失主的,会存入遗失品仓库。自2024年11月1日起,长期未认领的失物保存期限从180天延长至一年,若一年后仍无人认领,将按规定流程公示后进行拍卖。”
杨易麟告诉记者,失物招领中心接收过不少贵重物品,现金类遗失物品中,最多的一次有人丢失近8万元,但最终成功找回。
采访期间,陆续有四五名旅客前来领取自己的物件。有的是通过电话联系得知失物已被找到,有的是借助12306APP查询到失物信息后赶来。
在摆满随身包袋的货架旁,客运员杨洁正专注地为前来领取遗失物品的旅客核对信息。
“目前我们的认领率大概在50%。”忙完后,杨洁一边整理行李一边说:“若在高铁出行过程中不慎遗失物品,有两种方式找回。一种是拨打88427068或88427088与贵阳北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描述物品外形、乘坐车次、遗失地点等关键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能迅速赶到遗失地点展开找寻。另一种是通过12306APP求助,我们会通过建立的失物入库系统查询是否收到了物品,并第一时间和旅客进行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旅客失物找寻的过程中,贵阳铁路公安处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春运以来,贵阳北站派出所已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130余次,共计价值20余万元。
据了解,今年春运以来,贵阳北站每天开行400余趟列车,日均发送旅客11万人次。在如此庞大的客流量下,失物招领中心和铁路公安的工作人员们,用他们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让一件件失物踏上“回家路”,也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