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搬新址后遇冷?记者调查发现——

攒人气,贵钢花鸟市场蓄势发力

贵钢花鸟市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周旺泽 摄影报道

贵钢花鸟市场,省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花鸟市场之一,汇聚了花鸟鱼虫、水族渔具、珠宝玉器、文玩字画、茶叶茶具等多元业态。为了改善周边环境,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市场搬迁到与原址一街之隔的新址——首钢·贵州之光项目10号地块。

日前,“天眼问政”栏目收到多条留言询问,贵钢花鸟市场既是贵阳市民最爱逛的市场之一,也是游客体验贵阳烟火气的必打卡地,为什么感觉搬家后没有过去热闹了?

情况真是这样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在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和兴路的贵钢花鸟市场新址记者看到,市场为一栋5层建筑,B1层为工艺品、水族、渔具、宠物及用品,1层为茶叶茶具、特色产品,2层为珠宝玉器、茶叶茶具,3层为字画、红木家具、古玩、佛具、中草药,4层为特色餐饮,5层为花卉、鸟类。

除了2层和3层,其他几层的人流量相对较多,特别是特色餐饮所在的4层,午餐时间大部分餐饮店堂食座无虚席。

不过,经营户们的感受有些不一样。

“生意马马虎虎。”在5层经营花卉店的何女士认为,尽管新址只离原址一街之隔,但市民还是觉得远了些。

“搬过来后,生意要比原来差点。”在1楼经营灯具店的胡先生表示,来贵钢花鸟市场的大部分顾客是老年人,新址交通不是很方便,降低了大家过来的意愿。

采访中,商铺经营者们都比较着急市场的人流看着不比当初。

那么,市民眼中的贵钢花鸟市场和经营户们有什么不同呢?

“我大半年没有来逛了。”在贵钢花鸟市场正门附近公交站台候车的侯大爷告诉记者:“之前坐公交车能直达这里,现在虽然开通了3条公交线路,但是中途得转车,比较麻烦。”

“为什么不选择坐地铁到贵钢站呢?”记者问。

“出地铁站后,还得步行十来分钟才能到新市场,有些麻烦。”侯大爷说。

与侯大爷的感受不一样,张阿姨觉得新市场少了些旧市场的热闹劲。

“老市场,大家都‘挤’在一起。我逛时没有目的性,看到什么喜欢了就买。”张阿姨说:“新市场每层归类得清清楚楚,想买什么可以直接到对应楼层,加上新市场面积太大,买好东西就不想继续逛了。”张阿姨说。

针对了解到的情况,记者采访了贵钢花鸟市场管理方贵钢物业公司企划部部长文哲。

“贵钢花鸟市场新址过去的确存在人流量较差、交通不便的痛点。”文哲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相关部门组织协调下,贵钢物业公司将一块空地重新规划,设置成贵钢花鸟市场公交首末站(临时站),贵阳公交公司陆续开通了5路、48路和603路公交车。

“有了公交车接驳,人流量逐渐提升,日均还比老市场增加2000人。”

文哲表示,因为新市场的面积比老市场大很多,且是立体布局,会造成“大空间里人流少”的错觉,“其实,目前市场人流已达到日均近3万人次。”

贵钢物业公司还在同步考虑顾客、商户停车的问题。

“是整体降低收费,还是发放停车券,我们正在积极向总公司汇报,争取早日拿出方案。”文哲说。

事实上,为了市场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贵钢花鸟市场也有自己的一些引流方案及对业态调整和转型的思路。

“与其他综合性商场不同,贵钢花鸟市场不仅专一性强,还具有特殊的优势——市民们对贵钢花鸟市场的情怀。”

文哲认为,要在顾客情怀基础上,打造消费体验感。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不热闹?为什么会逛了一层就结束买了东西就走?说明市场的消费体验感有待提升。”

为此,贵钢花鸟市场除了引进白酒体验馆、爬虫体验馆等消费新方式,还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

“比如,举办兰花博览会,提升花鸟市场的关注度,引导顾客们在传统购物的同时,还能得到很好的市场体验。”

文哲表示,贵钢花鸟市场将继续围绕优化交通、丰富经营、提升体验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切为了市场的人气、人流,一切为了市场发展得更好。”

--> 2025-02-17 搬新址后遇冷?记者调查发现——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5931.html 1 攒人气,贵钢花鸟市场蓄势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