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赖宗斌举例道,此前为老挝赛赛集团定制新能源客车时,从下单到交付耗时一年多。其间,针对整车强度、操纵舒适性、续航里程、防夹系统、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终,这批客车成功交付,并在老挝首都万象首条智慧化现代化快速公交系统中试运行。
去年10月28日,28辆奇瑞万达新能源客车出口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鸣笛启程,一路直达老挝万象南车站。此次成功交付,成为奇瑞万达出海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自此,其新能源客车业务实现了从零散出口到如今“全面出海”订单爆发期的重大转变。
“完成了这一单之后,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回去之后反响特别好,一传十、十传百,就有主动来公司对接订单的海外客户。”赖宗斌说,对于客户提出的修改意见,项目组都会迅速拿出相应的设备整改方案。
“我们愿意去按客户需求修改自己的产品,许多欧美龙头公司占据东南亚市场数十年,形成了‘客户应该去适应我的产品’的自信感,实际上,没有考虑亚洲人的驾驶习惯、身高差异等问题。”赖宗斌感慨道。在此之前,他和团队只能通过常见的外贸获客方式主动出击,搜寻目标客户联系方式,发邮件介绍公司和产品,业务量增长缓慢。如今,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外新老客户主动寻找渠道购买奇瑞万达的产品,企业在国际市场有了定价权和自主权。
自奇瑞万达成立海外营销中心到去年年底,海外销量近200台,市场覆盖韩国、沙特、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多个国家。
奇瑞万达的出口成功,为贵州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树立了新标杆。为确保新能源汽车出口工作顺利推进,贵州从运力保障、运输服务、通关报关等方面协同配合,提供全流程服务。同时,鼓励银行机构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纳入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为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造了更加优良的环境。
随着贵州中欧(中亚)班列、中老班列等多条通往海外的物流通道建成,在海外市场规划上,奇瑞万达将目光投向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赖宗斌尤其看好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对进口汽车需求巨大,此前欧美日韩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国际格局变化,很多欧美日韩品牌逐渐撤离,而中俄贸易愈发畅通。
赖宗斌还表示,海湾中东地区同样潜力巨大。作为石油原产国,海湾中东国家油价涨幅较大,促使很多消费者改变用车习惯。再加上中东地区常年炎热,不存在电池低温衰减问题,且太阳能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地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奇瑞万达也不忘苦练内功、沉淀能力:开启数智转型之路,大力开展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做专做精,全方位提升产品性价比;推进生产基地建设和智能化改造,为产能扩大筑牢基础;持续进行创新产品研发,智能化技术在产品上逐步应用,无人驾驶开始试用,还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的便捷设备管理增值服务……
“要把每一个节点都做到最专业,包括专业的物流,对于金融工具的使用,以及跟外国合作伙伴的谈判细节,我们都想尽力做到最好。”赖宗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