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鸿琪
春节假期结束后,中融山中鸭(三穗)生态蛋品有限公司全面复产。2月10日,记者走进公司厂区,只见3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忙着拣蛋、清洗、腌制、包装。
走近生产线,只见一筐鸭蛋倒入清水池后,很快沉入水池底部的传输轮上,然后缓缓送入清洗机冲洗干净,再进入光检机全方位检测,发现有裂纹蛋、坏蛋、散黄蛋等品质不良的鸭蛋,工人再将其选出。不一会儿,几大筐鸭蛋就完成清洗检查。
该公司位于三穗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三穗鸭产业园),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致力打造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我们在2月3日就收到2万件鸭蛋系列产品的订单,所以2月5日一开工,就马不停蹄加工生产。”该公司负责人杨朝波介绍,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皮蛋、松花蛋、咸蛋、白条鸭,其中皮蛋、松花蛋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每月固定销售3万件,每件15公斤,月销量可达45万公斤。
目前,该公司全部工人都已返岗,正加班生产,确保如期供货。“我刚刚入职,这里上班时间灵活,工作环境不错,10元一个小时,我一天上9个小时,还能照顾到家庭。”新员工杨政琼说。
在三穗鸭产业园里,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邓氏皮蛋制品厂等企业的生产线上也是一片热火朝天。这些工厂不仅继承了传统制作工艺,还通过升级设备,提升生产效能,保障产品质量。
2024年,三穗县投资1.2亿元建设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园区的智能化屠宰车间、鸭肉蛋品加工厂、冷链仓储车间等项目已相继投产,年加工鸭蛋2亿枚、肉鸭600万只。
目前,三穗县有涉鸭企业42家,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扩繁场5个、标准化蛋鸭场8个,规模肉鸭养殖场108个,初步形成集鸭种资源保护、基地养殖、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4年,三穗县鸭产业实现综合产值超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