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钟明秀
春日已至,农事渐起。
春节的余韵尚未散去,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新园村的袁远发便早早把翻土机推进了田地。随着机器轰鸣声响起,沉睡一冬的泥土被渐次翻开。“马上要种高粱了,得把土地平整好。”袁远发说,言语中满是对新一年丰收的期待。
精耕细作,良种是关键。每到高粱播种季节,新园村有意愿种植高粱的农户便会收到政府免费发放的“红缨子”种子,颗颗饱满的种子,承载着丰收的希望,也传递着政府对农户的关怀与支持。
为从源头上保障酿酒品质,习水县从贵州茅台红缨子公司引进适合本土种植的“红缨子”高粱。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国唯一通过有机认证的高粱种子。
在茅台红缨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河南农科院等企业和院校的合作下,历经多次提纯、复壮、选优,培育出了稳定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红缨子系列品种,其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红缨子”高粱独特的化学构造使得支链淀粉更易吸水、糊化,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还能产生更多芳香物质,为酿造高品质白酒奠定坚实基础。
习水县围绕白酒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订单引领、集中成片、规模发展、提质增效”思路,依托近40万亩有机认证地块,布局了28万亩高粱种植,打造出标准化、专业化的优质酱酒原料“第一车间”。2024年,习水县与茅台集团、习酒集团共签订16.8万亩订单,收购价按照5.6元/斤,带动全县3.89万户农户参与种植增收。
“政府不仅提供免费的良种,还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有机肥料。”新园村村委会副主任雷洪利介绍,每年春耕播种前,农技人员、村委干部、种植大户等,都会来到田间地头,现场讲解、教授种植方式,帮助村民将高粱按照标准种植好。
“高粱不挑地,成熟了还有公司收购,比种其他农作物强多了。”村民杨朝轩去年种植高粱13亩,收入达3万多元。他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新园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在“红缨子”高粱的种植中尝到了甜头,换来越来越多的“红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