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近日,记者走进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小山村,有机草莓种植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大棚内一垄垄草莓整齐整洁,绿叶白花间,新鲜绯红的草莓惹人喜爱,甜甜香气阵阵飘来。
小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小鹏穿梭在大棚里,招呼村民采摘,等待已下订单的顾客上门提货。
“在家门口上班,月工资4000元,我很满足啦!”村民田先珍笑着说。她在基地上班一年多,负责草莓大棚管理、施肥、采摘等。
“不够卖!不够卖!现在还有60筐订单,天气冷,采不出来,其余订单已经排到4天后了。”陈小鹏告诉记者。小山村草莓基地种植面积32亩,每年12月底一上市,订购的顾客就络绎不绝,春节期间更是一“莓”难求。
“我们的草莓品质好,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已经采了两三批。”陈小鹏说,草莓亩产量可达1500斤,按平均每斤15元计算,亩产值可达2.25万元。
小山村总人口1200多人,4年前,村里无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薄弱。2022年,村里开始发展草莓产业,当年喜获丰收,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2024年4月,该村采取村干部、村民入股方式,成立以村集体经济控股的“1+1”混合所有制企业——贵州久安小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200多亩茶园资源,建立茶叶加工厂,茶叶产量1000多斤。
“通过发展草莓、茶叶等产业,改变了过去村集体经济弱的局面,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陈小鹏说,今年村里打造的20亩韭黄种植基地,目前长势良好,预计3月底可移栽。
产业齐头并进,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产业新、村庄美、村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