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方案》明确:关于“支持职工医疗互助有序发展”这项任务由省总工会牵头,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协同推进,抓好落实。
“职工医疗互助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广大职工的关心与厚爱,也是对全省工会组织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持续把这项惠及广大职工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彭旻表示,全省各级工会将以此为契机,围绕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确保取得更大成效,让全省广大职工享有稳稳的“医”靠。
据了解,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是由工会组织开展、职工自愿参加的互助互济公益活动,推出住院医疗、住院津贴、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以及女职工特殊疾病5大项目,目的是为因病住院、遭受意外伤害、罹患重大疾病的职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障,从而进一步减轻职工负担,解决职工困难。职工个人通过单位工会统一组织即可参与,依托贵州省职工医疗互助中心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从参保到给付全流程全环节一网通办。
彭旻介绍,为进一步扩大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受益覆盖面,提升保障资金持续性、安全性,省总工会积极推动全省9个市州和14家省产业(行业)工会从省级自办升级到由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直管,先后出台资金管理办法、风险准备金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持续对期限调整、病种扩展、赔付责任扩展、赔付金额提升、门槛份数调整、地域天数调整、报销医院升级和参与会费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省各级工会累计推动6.21万家单位1275.61万人次职工参与职工医疗互助,45.9万人次职工及家属受益,共计发放互助金及慰问金7.6亿元。该项工作2次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同时获得2024年度省级机关改革创新项目党群部门类别一等奖。
彭旻表示,下一步,省总工会将继续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加强与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协作,逐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结合职工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展活动项目、优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推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提质、扩面、增效,更好地服务全省广大职工。
(徐忠田 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