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杰 通讯员 隆州军 冉义峰 张海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拓奋进正当时。春节假期刚过,遵义市的企业迅速吹响复工复产号角,开足马力赶订单。截至2月7日,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90%以上实现复工复产。
2月4日,道真上玉工业园区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内一片忙碌。在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对通过传送带的一箱箱鹿茸菇进行剥离、切割、分拣、称重、包装。该公司采用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通过智能化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不仅让食用菌生长周期缩短,还能实现一年四季生产。
“春节期间,我们生产的菌菇销售情况很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企业订单也多。”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周燕介绍,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在1月30日就已复工生产,目前各条生产线全面启动,正加大马力抓生产,“我们对今年实现增产增效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位于道真巴渔产业园的贵州沃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检修设备。该公司是道真自治县2022年招商引资的新兴产业企业,主要生产医药特色原料药及新型药用辅料。公司自投产以来,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目前,一、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已全部投产,今年3月将启动三期项目建设。
“工人已全部回到工作岗位,订单也排到第一季度末。”贵州沃康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雪峰说,“目前正在开展设备检修、原材料收购等准备工作,将尽快投入生产。”
“为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抓生产,我们搭建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为企业持续生产和节后返工提供有力支持。”道真上玉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包鑫介绍,目前上玉工业园区已有1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
行走黔北,处处都能听到上紧发条、开足马力的声响。
2月5日,在位于贵州凤冈经济开发区的贵州省奥缔姿制衣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裁剪、缝制、包边等工序,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赶进度。
“公司接下45万件内衣订单,我们加班加点赶订单,一天工资有180到200元。”奥缔姿制衣有限公司工人安旭说。
接下大单的还有位于务川自治县的贵州安然服饰有限公司,近40名工人从2月5日就开始返岗加班。“订单已排到5月了,大家都愿意提前返岗赶订单。”该公司车间负责人解丽说。
位于务川自治县的遵义市捷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全神贯注地完成焊接、成型、质检、组装等工序,加工的耳机线、数据线、转接头等电子产品装箱后将运往广东等地。“我们订单很多,这两天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完成8万条PE线的订单。”遵义市捷通电子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牟林冲说。
春节刚过,绥阳经济开发区企业也按下赶订单、抓生产的“加速键”,全力开启新春“加速跑”。
在遵义肯富来泵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先进的数控设备精准地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切削、打磨,火花四溅,通过高精度加工,零部件逐渐成形。
遵义肯富来泵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落地投产,主打产品为工业用泵,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供水、消防等行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该公司正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
“今年1月公司完成600多万元订单,目前正在加紧赶制生产东华工程、文丰特钢和出口俄罗斯订单,一季度力争完成2200万元的订单。”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唐龙超表示。
与此同时,在遵义拓特铸锻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同样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人各司其职地忙碌着。制模工人精心雕琢着模具,为铸造生产做准备;浇筑工人站在高温炉前,将熔化的金属液倒入模具中;清理工人仔细对铸件进行清理和打磨,去除毛刺和杂质。
为拓宽产品销路,今年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优化,提高铸锻件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据了解,遵义市众多企业都已开启“生产模式”,同时积极拓展销路,力争在新的一年,不断提升产品销量,给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增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