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2月8日,走进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猫营工业园区贵州广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机械设备轰鸣声响阵阵。
生产车间里,生产线运转有条不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各类原料精准配比,“目前公司生产任务不断,每天产量能达100吨。”贵州广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周青友说。
这家2022年落户紫云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拥有年处理禽畜粪便15万吨、生产有机肥6万吨以上的产能。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备受青睐,还远销周边省市,为广大农户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据介绍,贵州广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持续深耕,公司引进美国大型卧式灌体生物发酵感应器,同时配套建设有机原料腐熟车间,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公司生产的有机肥质优价廉,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公司接到的订单总量已达1万吨。”贵州广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宁云涛说,春节过后,往往是有机肥市场需求高峰期。为了确保年后产品供应充足,春节假期公司正常开展生产。
据了解,2024年,该公司总产能达1万余吨,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如今,公司正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提升产量,每月可生产3000吨至4000吨有机肥。
展望今年,宁云涛说:“我们预计今年总产能将达4万吨以上,力争实现总产值4000万元的目标。”
目光转向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幸福园村,贵州圆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同样热火朝天。烘干机里装满切好片的红薯,正进行着关键的烘烤环节。另一边,工人们全神贯注地将烘烤晾晒好的红薯干进行分装。
“目前我们公司主要集中精力抓黄精和红薯干生产,当前市场对这两类产品的需求量大。为了保证生产进度,春节假期公司照常组织工人进行生产。”公司生产主管蒋家兴说。
市场的认可度,离不开紫云优质农产品资源。贵州圆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紫云当地优质的红芯红薯资源,结合现代化加工工艺,将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该公司生产的红薯干、薯面、薯片、炸薯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借助苗家圆圆小程序以及互联网平台等线上销售渠道,公司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紫云自治县各大企业抓紧复工复产,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拼搏劲头,全力以赴拼经济、上项目、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