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罗文福
“大姐,像这种长势偏小的秧苗,移栽三五天后,就得赶紧再追施些氮肥,这样就能保证所有的苗都长得差不多。”2月7日,在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哨的蔬菜基地,清镇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熊康向种植户讲解“阳光玫瑰”管理技术要点。
“看着这些秧苗,都没多大信心。你们来了,真是帮我们解决难题了!”听完党校老师讲解,种植户频频点头。
在田间地头学乡村振兴,走进工厂车间看产业发展,到街头巷尾研究基层治理……近年来,清镇市委党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现场体验”教学模式,围绕“学什么、研什么、践什么”三个维度,多向发力、靶向破题,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的新路径,为党员干部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据介绍,为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清镇市委党校创新开展“流动党校”活动,将理论培训课堂延伸到基层单位,通过学员擂台大比武、创新论坛、辩论赛等形式,变专家满堂灌输为干群互动释疑,实行“订单式”选学,让学员从思想感悟转化为身体力行。
“我们还采取上门式服务,组织教师、学员围绕经济发展热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调研。”清镇市委党校副校长蒲蓉表示,只有因人施教、分类教育,才能及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有效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
目前,清镇市委党校已打造出全国首家环保法庭清镇环保法庭生态法治教学点、筑固工程清镇环湖党建示范带生态产业化绿色经济教学点、全国汞污染治理样板红枫生态体育公园教学点等14个现场教学点。
“市里正在大力发展高端铝产业,听了这些课程,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了。”在听完该校精心打造的相关课程后,学员们纷纷点赞。
围绕中心工作开发课程,清镇市委党校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清镇市建设“一百两千三区三城”的战略部署,构建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课,以理论修养、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市情研究为教学板块的课程体系。目前,专题课课程库已有127门。
“我们还紧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了‘领导点题、部门出题、党校答题’的科研咨政工作机制。”蒲蓉介绍,围绕“富矿精开”、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农村“五治”、低空经济等重大战略部署,该校完成《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的对策建议》等20项咨政课题研究,其中3项获贵阳市委党校立项,1项获省社会主义学院立项。
立足高质量课程,清镇市委党校不仅落实好基本培训任务,还获得省内外各地认可,趁势打响了对外培训品牌。自2023年6月以来,已承接省内外委托培训班32期,培训学员2773人。
“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创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培树一批有影响、高素质的名师队伍,推出一批有价值、高质量的科研智库成果。”蒲蓉表示,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做到快人一步、深研一层、先发一声,确保咨政献策“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为清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