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毅
正月初八,省人大代表,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林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平便开始与村民们在桃园里忙活起来。“过不了多久桃树就要开花,我们抓紧来打理果园。这桃树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金疙瘩’,一点都怠慢不得。”杨平笑着说,过去一年,村里种植的黄桃走出贵州,销往北京、上海等地,为村民带来了一笔笔可观收入。
其实,林哨村桃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林哨村便开始种植发展艳红桃产业。巅峰时期,全村艳红桃种植规模达8000余亩,年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但是好景不长,受管护技术粗放、果树生长渐入衰老期等影响,全村的艳红桃市场竞争力逐年减弱。
陷入产业发展瓶颈,林哨村的桃产业该何去何从?为了摸清产业发展状况,杨平带上村里的种植户走遍了果园,还到外面的市场“开眼界”。
通过多方面调研,杨平认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要狠抓基地建设、改良品种、市场营销、品牌建设。
“林哨村前期发展桃产业取得了较好成绩,证明整体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主要问题是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杨平说。
在杨平的带领下,林哨村坚持以“选定一个特色产业、培育一支专业队伍、引进一批职业经理人,建强一个党支部”为抓手,将目光聚焦在含糖量高、储存时间长、可深加工、市场价格稳定的黄桃品种,并通过引进秀田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林哨村建设了黄桃产业一体化分拣中心,与果品加工厂合作,探索深加工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现在村里交通条件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收益相应提高。”杨平说,随着相关惠民政策的实施,村里交通基础设施等得到很大改善,为村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林哨村通过发展黄桃产业,带动全村户均增收3000余元。2024年,林哨村还举办桃花节、采摘节吸引了2000余名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后续又有1000余名游客到村里采摘水果,当季水果供不应求。
产业兴旺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林哨村有了桃产业打基础,杨平又在思考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现在农业观光旅游火热,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林哨村旅游潜力,打造‘赏桃花、品鲜果’等系列活动,提高农产品销量的同时,还能提升林哨村的知名度,为村民找到新的增收渠道。”
展望未来,杨平满怀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多做造福村庄、富裕农民的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