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蒲艳梅
春节前夕,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白沙河村,绵延数千亩的柑橘基地迎来采摘高峰期,各地订单不断。依托柑橘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个个喜笑颜开,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为王作楼点赞。
2017年,大学毕业的王作楼选择回到田坎乡发展,白沙河村位于赤水河畔,素有种植柑橘的传统,然而,因部分柑橘果树老化、村民疏于管理、缺乏品牌知名度等问题,导致产业效益低。
2021年,王作楼被推选为白沙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选派3名村民代表和1名党支部支委前往湖北半边坡基地实地考察学习柑橘品种、嫁接技术、市场销售等。并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定该村柑橘品种改良事宜后,首次改良了柑橘1000余亩、“反季节”橙子100余亩。
为进一步提升白沙河村柑橘质量,王作楼先后邀请专业人士培训村民,优化管护,提高产量和品质,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发展柑橘6000余亩。注册了“大河口椪柑”商标,统一品牌,组织合作社成员集中收购,统一包装销售,进一步提升柑橘的市场竞争力。
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王作楼利用致公党上海市委帮扶资源,组织村民跟着专业直播团队学习直播。
“我们村是‘大河口椪柑’原产地,果肉爽口化渣,果皮松脆易剥,想要的亲们抓紧时间订购哦。”在白沙河村委会办公室,专业的直播设备一应俱全,王作楼正向粉丝们介绍椪柑和脐橙。
“今年开播以来,已经卖了300余单了。”如今,熟练的直播技巧和经验让王作楼越来越自信了,村民们也通过专业培训,纷纷变身“直播达人”。
“产得多、产得好是基础,让新鲜优质椪柑第一时间与消费者‘见面’也特别重要。”王作楼介绍,村里及时修建了毕节椪柑分拣中心,于今年1月4日正式投入运营。
“目前,我们已经和顺丰快递达成了合作。”带领乡亲们“种”出了甜蜜事业,王作楼也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首届“贵州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表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柑橘产业为核心,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逐步延伸产业链,将柑橘加工成果汁和橙油,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王作楼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