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珍情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跟两种动物有关,它们分别是狐狸和老虎,没错!就是《狐假虎威》,先听老师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岁末年初,在铜仁市江口县民族地区质量提升项目跨校团队研修活动现场,来自铜仁学院的专家学者走进江口第二小学教师滕碧莲的同课异构语文课堂,观看教师课例展示、随堂听课。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自2021年实施以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项目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城乡教育教学交流常态化展开。其中,通过校际跨域研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仅促进教师教学教研创新,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共同推动区域内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希望和江口骆象小学、新寨小学、张屯小学等继续开展校际教研教学交流,携手共同发展,让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在江口结出累累硕果。”江口县小学语文教研员龙杰说。活动当天,铜仁学院教育学院谌元教授以《教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为题,开展讲座,从选题到框架向教师们讲授论文写作的方法与经验。专家学者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参与指导,与教师们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帮助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岁末年初,黔南州福泉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观摩团走进黔南州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参观剪纸社团的同学们将一张张普通的纸变成精美剪纸作品的过程。在长顺县鼓扬民族小学,观摩团参观了学校民族刺绣、竹竿舞、山歌表演等特色项目成果,了解学校如何结合“非遗”传承推动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
“长顺校园文化建设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回去后能把这些有益经验运用到福泉市的教育实践中。”观摩团成员对当地校园文化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希望继续加强交流合作,使双方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中碰撞出更多新思路,为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跨域研修交流,从教师成长到学校发展,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提质的贵州经验。2024年12月12日,黔东南州黎平县第三中学教师走进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开展座谈交流和观摩活动。从江一中校长张亦鹏介绍了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做法,以及学校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学校管理能力,优化学校课程设置,体现学校课程特色,彰显学校育人特色等方面的抓手。黎平三中校长周振分享了学校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过程中的创新举措。
跨域交流拓宽了两所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思路,“交流活动为我们2025年迎接示范校评估奠定了基础,拓宽了县域高中发展的思路,希望两校能够携手同行共成长。”张亦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