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民房变民宿 游客变常客

旅居热带来新业态

开阳县融媒体中心 曾武 杨银燕

深冬的开阳,山间寒气给绿水青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但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河湾组姚红芬家的联排三层民宿,依然显眼。

“你好,请问是姚老板家吗?”

“我是贵阳游客,要订2间房间,过年到你家来玩。”

…………

正值春节假期,朴宿民宿的负责人姚红芬正忙着对接“业务”。挂断电话后,她就开始忙着安排房间、摆放水果,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

“每年都有好多客人问我家有没有开民宿,去年我们就把家里的房间全部重新装修,开始做民宿,客人络绎不绝。”龙广村风景秀丽,一年四季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游玩,依托乡村旅游带来的人气,姚红芬家的民宿生意红红火火。

“去年七八月份,我们的房间全住满了。老顾客都说明年还要来这里避暑。今年也是,过年前就有客人打电话订房了。”姚红芬介绍,她家的民宿有13间房,每间可以住两个人,每人每天80元包三餐。旺季时每天都满房,最短的住了10多天,最长的超过1个月,“现在收入完全不逊于在外做生意。”

和姚红芬同一村民组的陈永军以前在贵阳做电器买卖,发现乡村民宿这一商机后,也把老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河湾逸居”。开业以来房间供不应求,甚至有游客把行李留下,说明年还要来。

旅居热带来的新流量让陈永军欣喜不已。他对未来的发展满怀期待,并将现在居住的楼房也改造成民宿,扩大规模的同时,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看到周边村民生意红火,当地农户纷纷抓紧时间对自己家的房屋进行改造,争取早日投身旅居服务业,吃上旅游饭。

寄情山水、放松身心,成为游客青睐旅居的动因。巧借旅居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文章可做。2024年以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龙广村以“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盘活农村闲置房20余栋,让户主变身股东,带动周边群众变身服务员、导游,形成“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的良性互动。

龙广村的新热点,是开阳县发展旅居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开阳县依托气候资源、临江沿河、水东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康养等优势,以“候鸟式”民宿、工业民宿为基础,组织“自下而上”、优中选优的方式,评选出思路方向清晰、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意愿较强的5个乡镇作为旅居产业示范点,逐点位制定完善旅居“两图一清单一规划”,明确主题定位、运营模式、业态布局、服务配套、环境整治和核心吸引物,打造民宿产业和旅居新业态。

2024年,开阳县累计打造旅居民宿325栋,共有房间2126个、床位3376张,力争到2025年床位达7000余张,2026年床位达1万张,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 2025-02-02 民房变民宿 游客变常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5175.html 1 旅居热带来新业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