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湄潭登高“上春山”

(上接第一版)

走进春水堂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阵阵茶香扑面而来。工人们将经过色选、除杂后的茶叶与茉莉花等原料拼配、匀堆,包装成茉莉茗香、栀子绿茶、蜜桃乌龙等上千款新茶饮产品。

“2024年实现了3亿元销售额。2023年9月投产至今,已累计采购本地夏秋茶总额超5000万元,前不久又和湄潭县兴隆强村公司签署了新茶饮基地共建协议。”春水堂生产主管皮林介绍,该公司与100余家新茶饮品牌公司、10万余家门店建立了长期供应合作关系,产品辐射全国各地。

近两年来,湄潭先后引进逅唐茶业、春水堂等新茶饮原料加工企业,开发了120余款新茶饮产品,已形成“兰亭茶妞”“绿码”“吾乡27°”新茶饮品牌。2024年1-8月全县新茶饮产值28703.4万元,其中逅唐茶业7771.1万元,春水堂19736万元。

除了新开辟的新茶饮赛道,湄潭还抓住直播电商机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宽销路。2024年,湄潭县农产品电商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电商示范产业园,网络零售额达3.4亿元,同比增长134.3%。

“这把茶叶,芽头肥壮,鲜爽度高,给你们免费试喝。”近段时间,是备年货的高峰时期,在贵州阳春白雪茶业公司的网络直播间,主播对着镜头展示湄潭翠芽的冲泡过程,直播间背景幕布上点缀着许多过年的喜庆元素。

“我们80%的销售额是通过直播带货完成的。”阳春白雪行政部经理田茂盛说,公司有年产1000吨名优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线,已连续七年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在湄潭,像阳春白雪公司这样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有5家,还有省级龙头企业27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产能达10万吨以上。

茶乡新打算 新年要上新台阶

岁末年初,年味渐浓,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冬的工作电话依旧响个不停,忙着宣传动员、统筹调度,为2025年春茶开市后,全面推行并使用茶青交易“一把秤”作为交易方式做准备。

在去年年底的湄潭县茶青交易“一把秤”工作推进会上,湄潭县委书记游海燕说,“要让茶农得实惠、经纪人得便捷、茶企得市场、银行得业务、主体企业得收益、产业得持续。”

茶青交易“一把秤”是湄潭县委、县政府主导的一种新的茶青交易方式,是推动湄潭茶产业向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动茶叶出口的有力支撑。

一场场推进会、调度会,将湄潭茶产业不断推进向前。

2024年9月,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成立大会在湄潭举行,通过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推动研发、建设标准等方式,支持湄潭新茶饮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湄潭紧紧围绕“要把新茶饮做出‘新名堂’”,将新茶饮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全国新茶饮集聚区,全力塑造湄潭茶产业的新优势新动能。

而在新的一年,湄潭继续全力推动新茶饮产品标准化、全力推动新茶饮合作平台建设、全力推动新茶饮产品研发创新、全力推动新茶饮企业做大引强、全力推动新茶饮特色品牌打造、全力推动新茶饮人才培育、全力推动新茶饮“出海”。

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5个,市级及以上茶旅融合乡村旅游重点村镇8个,省级茶文化旅游度假区1个。这是湄潭在茶旅一体化发展工作上交出的最新成绩单。

近年来,湄潭县紧紧围绕茶旅融合主题,立足全县旅游资源禀赋,依托生态优势,厚植茶文化内涵,夯实茶区旅游基础设施,丰富茶文化+旅游业态,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重大转变,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茶旅融合发展格局,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景区提质增效;以景区建设为抓手,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以旅游商品开发为抓手,丰富“茶购”元素;以创新宣传方式为抓手,深化旅游宣传力度。这是湄潭的下一步打算。

当下的湄潭,正凭借茶叶的优越品质与别具一格的风味,迎来了传统茶产业与新时代资源深度融合、新兴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的崭新契机。

“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这既是湄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逻辑,也是持续建设好产茶大县的底气。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我们相信,湄潭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一个“五连冠”。

--> 2025-02-0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5169.html 1 湄潭登高“上春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