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秀云)1月28日上午11点,开阳县双流镇胜威化工开阳基地,“钛-磷-硫-铁-钙”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的磷酸铁生产车间里,生产设备转个不停,工人们正忙碌着将一袋袋重达500公斤的磷酸铁成品运至库房,等待装车发往下游客户手中。
“磷酸铁是锂铁电池和镍基电池的重要正极材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催化剂,订单供不应求。春节期间,我们有35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确保订单按时交付。”该基地行政负责人刘良木介绍,“钛-磷-硫-铁-钙”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条年产5万吨的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4条年产7.5万吨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生产线、90万吨/年的硫酸亚铁掺烧硫精砂制酸回收硫铁资源生产线、200万吨/年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制硫酸联产新材料生产线、40万吨/年的工业磷酸一铵生产线及2万吨/年的污水HF生产线。目前,磷酸铁生产线已实现年产5万吨的产能目标。
“这个项目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真正实现了‘富矿精开’的目标。”刘良木表示,项目依托开阳丰富的磷矿资源,通过加工硫酸、磷矿石、合成铵等原材料,生产出磷酸一铵等磷化工产品,同时将伴生的固废磷石膏转化为水泥熟料,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零排放。
钛白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等多个领域,其中建筑涂料消耗量最大。刘良木透露,即将建设的钛白粉生产线将填补贵州精细化工领域的空白,同时在新材料方面,也将实现七水硫酸亚铁的本土化生产。
目前,该项目已于2022年12月部分投产,待钛白粉生产线完工后,项目将全面建成。预计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