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瞿浩然
贵州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副主委童辉表示,完善养老服务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需从多方面入手。
在优化院校专业教育方面,建议鼓励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医养相关专业和课程,涵盖老年医学、中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营养、心理咨询等。开发针对性课程,通过减免学费、增加奖助学金吸引学生报考,扩大招生规模。将社会工作、志愿者融入养老服务队伍,壮大服务人才队伍。
同时,建立医养研究院和培训基地,设立医养结合机构等级评价机制。探索“产教研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整合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学会(协会)资源,提供实践平台和订单式培养就业机会。分级分类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应该鼓励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工作,支持三级医院内设养老机构,引导二级医院向社区居家医养结合转型。”童辉说,可以探索建立医务人员进修轮训机制,将医养服务纳入职称晋升条件,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