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四增两减一降低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院区。

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院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

徐航 李婧

2024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七个专项行动”,推动“一院两区”同质化发展,打造“服务建设年”,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活动,实现门诊、急诊、出院和手术人次增长,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呈现出“四增两减一降低”的良好发展态势,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服务质效更加凸显。医院全年门急诊(含体检)361万人次,较2023年上升23.26%;出院病人18.29万人次,较2023年上升30.1%;日间手术占比从31.38%上升到35.7%;观山湖院区40个临床学科开设门诊,31个临床学科开放住院病房,开放手术室30间;两院区全年四级手术量达1.9万台,平均住院日6.83天,较2023年缩短0.4天;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较2023年增加1.42个百分点;出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较2023年降低7.07个百分点。微创手术占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6个指标达到国考满分标准。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展达芬奇和骨科机器人手术2125例、肝移植310例、肾移植362例、器官捐献385例,在西南地区名列前茅。

内涵建设更加坚实。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工作,新增骨科、麻醉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疼痛科、介入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学科项目;PET-CT已全面运行,成功开展PET-CT肿瘤显像等多项新技术;加快推进贵州省罕见病质控中心建设,完成黔东南州台江县罕见病筛查,启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罕见病筛查。获批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12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6项,承接药物临床试验GCP项目111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首次通过率84.86%,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次结业通过率91.33%。人才引育取得实效,持续落实“卫生健康人才培优专项行动”,3人获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引进和招聘各类人才220余人,其中柔性引进领军人才2人、拔尖人才3人,自主培养博士研究生19人。医院博士研究生近400人。

优质资源扩容下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门急诊量同比上升42.58%,自开诊以来门急诊量80万余人次,吸引省外来诊患儿6万余人次。建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贵州)、贵州省临床应急救治中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落实“组团式”帮扶、实施城乡医院对口帮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成27个专科联盟,覆盖全省基层医院1143个专科。创新开展“青囊计划”培训班,助力提升基层医院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托管省妇幼保健院临床工作相关人员和金仓路门诊部。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为帮扶的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新华村打通全省首家“省市县乡村”五级通道村级远程会诊点。

患者体验持续改善。贵州省人民医院聚焦患者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建立长效机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模式,提升患者体验和满意度。上线互联网医院+全病程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随访跟踪、病历邮寄等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与线下同等优质服务。全面推行“自助入院登记”新模式,把入院窗口的所有功能复制到每个病区,以前往返不同地点、反复排队办理的整合成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间缩减至1分钟左右。深入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上线医院省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4个月以来,累计互认2.8万余次,位居省卫生健康委主管的三甲医院第一。加速建设DIP信息化模块,持续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费用结构得到优化。2024年在我省率先完成药品“四码合一”改造工作,成为全省首批医用耗材“四码合一”信息化改造试点单位。开展“绿背心上线·就诊更方便”志愿服务,全年志愿服务累计服务人次约1.5万人,服务时长1300个小时,让医院服务更有温度。引入智慧化“无人岗亭”收费模式,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贵问题。

2025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健全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主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行风建设年”为主题,深入落实“七个专项行动”,全力助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实施“良医、廉医、便医”三医工程,更加注重科研和学科建设,着力推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等重点工作,强基本、固基础、提内涵,构建医院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文图片由贵州省人民医院提供)

--> 2025-01-27 四增两减一降低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5030.html 1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