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王德 杨国军 汪盈平
“医”线观察(三)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活动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从2015年底我省首次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麻风病患病率降至1/10万以下),到2024年底连续10年保持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状态,贵州为持续巩固麻风防治成果,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动实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 可防:织密织牢麻风监测网
“健康科普宣传是预防麻风病最好的社会疫苗。”日前,在毕节市织金县开展的2025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胡洲一语中的,她说,通过广泛的健康科普宣传,能够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消除误解和偏见,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麻风病的发生和传播。
当天,贵州省疾控局和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省、市、县三级疾控、卫健、民政、残联和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了相关主题宣传和慰问活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知识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讲解麻风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国家对麻风病患者的关爱政策。
在此之前,由贵州省疾控中心打造的省内首个疾控健康科普展厅已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首场主题即为“消除歧视,关爱麻风病受累者”的科普宣传活动。
近年来,贵州持续创新麻风病科普宣传内容与形式,将影响力拓展至校园与社区,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携手防治的积极氛围。通过强化“软实力”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支撑”。
“早期发现”对于麻风病的防治至关重要。在党政主导、部门推动、社会助力、群众参与的综合防治机制下,一个多点触发、反应迅速、科学高效的麻风病监测防治体系已在贵州逐步建立。
在已建立的县、乡、村三级监测防治网络中,已开展线索报告、报病有奖制度。同时,在全省部署推广传染病监测智慧化数据采集软件的大背景下,贵州省疾控中心通过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促进医防融合,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即医生可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中的症状监测系统,将可疑线索转介到麻风病专业机构完成权威诊断,将疫情发现工作“哨点前移”。
根据地域疫情情况和人群特征,采取差异化策略,积极推广主动监测。贵州省疾控中心深化“省部共建消除麻风病危害防治工作”防治经验,科学实施分年度和分区域的麻风病强化发现和整村麻风病疫点调查,确保重点县区主动发现工作整乡推进全覆盖。并每年为患者家属提供体检服务,利用移动应用程序(APP)进行跟踪随访,确保高风险人群能够及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可治:联合化疗实现普惠治愈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是该病菌的宿主,潜伏期一般为2至5年,甚至可达20年。主要侵犯患者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肢体的正常外观,而且会导致严重畸残和歧视。
贵州省曾是全国麻风病高流行省份。曾经麻风病无特效药治疗,隔离患者是唯一有效的防治传染的方法。自1987年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利福平(RFP)、氨苯砜(DDS)、氯法齐明(B663)联合化疗方案后,麻风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在疗效和救治成本方面实现双赢。目前,麻风联合化疗在贵州省的覆盖率达到100%。
随着防治经验的不断累积,进度明显加快,贵州把麻风病防治专业队伍的“孤军作战”转变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同作战”,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变为联合化疗,从隔离治疗逐步融入社会治疗,治疗管理工作愈发彰显人性化关怀,通过社区管理治疗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众对麻风病的歧视。近年来,在省疾控局的支持下,省疾控中心启动全省麻风防治储备人才培训项目,通过引进省内外专家和依托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等资源支持,为麻风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2015年至今,我省持续保持麻风病基本消灭状态。
贵州借助科研之力提升治疗效果,开展麻风病患者早发现与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率先开展新发现的麻风患者采用统一联合化疗(UMDT)方案治疗效果8年前瞻性随访研究;全省麻风病存活患者畸残及康复需求流行病学调查,明确高畸残影响因素,提出畸残预防与康复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在全国率先实施贵州省新复发麻风病患者耐药监测工作……将科研服务于麻风病的完全治愈,赋能麻风病防治全链条建设。
■ 不可怕:合力守护更美好生活
“平时生活上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改进服务的地方?”“已经很满意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
日前,贵州省疾控局和贵州省疾控中心联合相关部门来到毕节市织金县某麻风村开展节日走访活动,与长居于此的麻风病康复者促膝交谈,唠家常、问冷暖、话发展。同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鼓励他们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事实上,麻风村内的患者都早已治愈,不再有传染性。我省高度关注麻风病康复者的生活状况,时刻念着他们的柴米油盐、想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记着他们的急难愁盼,积极帮助麻风病康复群体融入社会,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2024年1月28日,国家疾控局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同年8月1日,贵州省疾控局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规划总目标是持续推动麻风防治进程,进一步优化麻风防治体系,加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创新麻风防治模式,促进麻风流行程度进一步下降、流行范围进一步缩小、2级畸残比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逐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和全省麻风防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麻风病疫情始终控制在低流行状态。”贵州省疾控中心结防所所长李进岚说,根据规划要求,全省将坚持党政主导、全力推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坚持科技创新、精准防控的基本原则,持续监测,综合防控,总结经验,以提高防治工作质量为抓手,继续巩固防治成果,为保障人民健康而努力,为推动健康贵州行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