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农信

打好反诈“组合拳” 守好群众“钱袋子”

天柱农商银行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出手为客户挽回损失。

榕江农信联社开展金融宣传。

时杰 刘柳 龙兆莹 任勇 程姣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模式已悄然发生改变。数字化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各类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贵州农信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有关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涉诈“资金链”精准治理相关工作要求,积极认真履行职责任务,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多元化反诈宣传,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使命,用心用情为老百姓的“钱袋子”保驾护航。

防诈:多措并举开展宣传活动

为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贵州农信充分发挥网点数量多、覆盖面广、贴近基层、接近群众的行业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银政企多重联动、宣传与排查整治并举,深入农村、集市、社区、学校、企业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2024年6月14日,赤水农信联社在遵义市赤水市香樟林广场开展了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群众疑问,教群众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2024年6月25日,一场主题为“为青春护航共创无诈校园”的金融知识万里行进校园活动在贵州开放大学图书馆举行。来自乌当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真实校园诈骗案例、开展金融知识有奖问答等方式,面对面将防范电信诈骗、防范洗钱套路以及“断卡行动”等金融知识传递给该校的上千名学生。

2024年9月12日,六枝农信联社合规风险部消保专员郑杨等人一行,来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七中学高三(19)班,围绕学生群体常遇见的一些金融诈骗案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金融必修课。

“骗子冒充QQ好友行骗”“陌生人以送游戏皮肤为饵,设置圈套实施诈骗”“骗子冒充警察等公检法人员行骗”……一个个真实又熟悉的案例,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此外,贵州农信还充分利用“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夜校”“黔农驿站”“村村通”“普惠大走访”等载体,向群众宣传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和反洗钱、反假币等金融知识。

据统计,2024年,贵州农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共发布反诈宣传推文43篇;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累计转发反诈宣传视频、帖子、文章等301次,阅读量41.77万人次;各营业网点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和宣传标语8.66万次,覆盖123.83万人次;通过金融夜校、民俗活动、普惠大走访等方式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宣传3.1万次,惠及236.78万人次。

拦截:主动作为保护性止付筑防线

贵州农信遍布全省的各个网点不仅是金融服务的窗口,更是防范电信诈骗的前沿阵地。网点上的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素养,及时发现并出手拦截了一起又一起电信诈骗,为广大客户挽回经济损失。

2024年5月的一天,一名中年男子走进安顺市西秀区某农信营业网点,声称要办理一笔大额转账业务。细心的柜台工作人员发现,男子神情慌张,说话支支吾吾,在询问其转账用途和收款人身份时,该男子闪烁其词,一会儿说对方是自己的生意伙伴,一会儿又说是自家亲戚。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柜台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起电信诈骗。于是,工作人员一边稳住男子,一边悄悄地通知了网点负责人和大堂经理。

网点负责人和大堂经理随即赶了过来,将男子请到贵宾室,耐心地询问情况。经过一番沟通,男子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1个小时前,他接到一名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人员的来电,对方说他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给他退款和理赔,引导其下载了一个APP。按照对方的指示,男子进行了相关操作,为了确保退赔及时到账,于是来到银行准备转账。

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向该男子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手段和危害,并换了个手机拨打“来电客服”号码。语音提示来电号码是空号后,男子才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

同样的案例,在凯里农商银行下辖网点也发生过。2024年12月18日,一位约50岁的女客户走进凯里农商银行四达支行营业厅,称刚才在家里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告知她,因其在某平台上开直播时相关操作不符合平台管理规定,必须将名下其他银行卡的存款集中转到指定银行账户上,否则会被扣划走一大笔保证金。该客户来到银行网点前,已经按照对方要求用手机转账了1万元。因为限额,她又来到营业网点,打算把卡上的2万元余额取现出来,存到来电人指定的银行卡上。

客户经理立即警觉起来,告知客户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经过查阅通话记录,发现来电人是一个归属地显示为西班牙的虚拟号码。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大堂经理立即关闭了客户银行卡非柜面业务操作权限,指导客户进行报警处理,并提醒客户将其他银行卡密码进行及时修改。如梦初醒后,女客户对大堂经理的认真负责表示感谢。

2024年,贵州农信各网点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受害人保护性止付4.15万笔,保护性止付金额1.93亿元。农信员工用高度的责任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客户的财产安全。

携手:多方联动防诈反诈成合力

防范电信诈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贵州农信积极与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合作,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强大的反诈合力。一旦发现可疑的电信诈骗线索,银行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请求民警前来协助,并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后续调查工作。

2024年9月2日,客户朱某来到道真农商银行某营业网点,要求办理一笔金额达114.65万元的转账业务,称该笔款项是其儿子转入的购房款。可是,朱某却无法正确说出汇款人的姓名等核心信息。察觉其中异常后,经办柜员立即对客户账户采取相应措施,并第一时间将此可疑线索推送给了当地反诈中心。反诈中心民警随即开展调查核实,最终判定该账户为涉案账户,114.65万元涉案资金被成功拦截。

2024年9月29日,客户杨某来到安顺农商银行某网点要求支取现金20万元。工作人员发现其账户存在异常情况后,迅速将该线索报送至安顺市反诈中心。经反诈中心排查发现该账户资金为涉案资金,立即与安顺农商银行启动了“警银联动”机制。后经缜密部署和紧密协作,成功抓获4名涉诈犯罪嫌疑人,拦截涉案资金42万元。

2024年10月27日,一名男子来到册亨农商银行某网点,要求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6万元。面对询问,男子称自己发现了一个“商机”,急需资金周转。但其神色慌张,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便立即将情况上报黔西南州册亨县反诈中心。后经民警核实,男子遭遇的是虚假商品信息诈骗,所谓的“商机”其实是一个陷阱。在民警的证实下,该男子恍然大悟,停止了取款。

据统计,2024年,贵州农信各网点累计向各地公安机关报送异常线索涉及账户5044户,堵截异常开户103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涉诈案件31起、抓获涉诈嫌疑人42人,有72家机构受到公安机关来信表扬。

展望:反诈防诈任重道远

通过一系列防范举措,贵州农信在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伴随着电信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反诈防诈工作任重而道远。

下一步,贵州农信将继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反诈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网点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合作,完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构建起一道更加严密的反诈防线。

2025年,贵州农信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主责主业,以更加有力、更加主动、更加靠前的扎实举措,肩负起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当好支农支小主力军、改革发展先行者,奋力建设有速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百姓银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更多的农信智慧和力量。

(本文资料图片由贵州农信提供)

--> 2025-01-25 贵州农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4926.html 1 打好反诈“组合拳” 守好群众“钱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