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村火车”欢乐流动

在5640次列车的“乡村集市”车厢,乘客购买蔬菜。

书法爱好者在车厢为乘客书写“福”字。

少数民族演员为乘客表演侗族琵琶歌。

5640次列车到达六个鸡站,村民挑着农特产品上车。

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玉萍为乘客送上剪纸。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1月18日13:02,5640次“村火车”从贵阳站发出,缓缓驶向终点站铜仁玉屏,全程运行时间6小时45分。

15:40,5640次列车到达沪昆铁路六个鸡站,附近的村民早已挑上蔬菜、鸡鸭等农特产品在站台等候。随着列车停稳,村民们有序上车。

火车继续前行,下一站便是凯里站。沿途经过站点,汇聚起越来越多的菜农,鲜鲜的蔬菜味、满满的生活味、浓浓的人情味,共同编织成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村火车”上设置了乡村集市,菜农们排坐在两侧,乘客在火车上也可以逛菜场、买农产品,充满了浓浓的乡村大集气息。

“在家带小孩,蔬菜种好了就挑来卖,‘村火车’不仅方便出行,也方便卖菜。”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甘坝村的村民彭正敏说。鸡鸭牛羊、瓜果蔬菜、土特产品……这些山货靠着这趟火车走出大山,走进了更广阔的市场。

车厢里农产品云集,而在凯里火车站也是热闹非凡。当天15:00,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2025“村火车上的村T村晚”启动仪式在凯里站举行。

启动仪式上,5640次列车的列车长胡贵川与六个鸡村村民金海平分享了 “村火车”故事,点滴的回忆将“村火车”独特节奏和慢行魅力展现无遗。活动中,各大旅行社成立“村火车旅游联盟”,旨在打造特色线路,实现“车上赏景、车下游寨”。同时,“村火车合作社”揭牌,将汇聚村民特色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助力沿线村寨经济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等多部门主办,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等单位承办。“村火车”将变身活动舞台,以全国“村晚”示范展示为平台,深度融入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振兴五大主题,通过集中展示黔东南州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两个宝贝”,推出“村火车”文旅融合产品,推介民俗文化、节庆节日、旅游景点、特色产业等,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2025年的“村火车”焕然一新,车厢内部进行了全面升级,精心打造了“贵州苗乡侗寨村火车”系列主题场景车厢,包括乡村集市、非遗文创、百姓舞台等主题车厢。

车窗外的青山绿水的风景生气勃勃,“村火车”车厢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温暖如春。

凯里三中教师、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玉萍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开往春天的幸福列车》,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今天在火车上现场剪了几百个春字剪纸了,都送出去了。”

书法爱好者也在忙碌书写春联、福字,为乘客送来新春祝福。“我在火车上为乘客公益书写春联已有20多年了。”贵阳客运段党支部书记黄绍基说,“不管火车再抖,笔也握得稳。”

苗侗山珍、非遗文创产品、农特产品让乘客目不暇接;侗族琵琶歌、锦鸡舞表演赢得车上乘客阵阵掌声……“村火车”车厢里,处处欢乐喜庆。

■ 链接

自1997年以来,往返于贵阳和玉屏之间的5640/39次“村火车”已服务沿线群众28年。这趟平均时速仅有40多公里,全程337公里的“慢火车”在黔山秀水间缓缓前行,为沿途10多个小站附近的1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村民提供了便宜、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搭上这趟“慢火车”外出卖菜的村民较多,列车成了热闹的“移动集市”,把大山里的农特产品送到山外售卖,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2024年,贵州苗乡侗寨“村火车”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

接下来,黔东南州将通过打造“村火车”文旅IP,推出农文体旅商融合的“村”字品牌,跑出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度”。

--> 2025-01-2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4783.html 1 “村火车”欢乐流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