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档案
沙永汇: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黑龙江省青年文艺人才。
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沙永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红色主题版画创作是传承与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新时代艺术家来说是责任与使命。
在沙永汇看来,中国近代版画艺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中国的革命解放事业密切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当时的版画艺术家勇于投身革命事业,他们以双重身份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以艺术为媒介,积极宣传红色革命思想;以刀为笔,刻划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革命瞬间。”沙永汇说。
此次采风行是沙永汇第6次来到贵州,对她而言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常来常新”是她对每次贵州行最贴切的描述。贵州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魅力。而这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犹如一座宝库,既保存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又有益于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从中汲取创作的素材。“贵州可以说是历史的画廊、创作的胜地,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深入其中,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以画作的形式传播开去。”沙永汇表示。
“在本次采风中,我感受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也感受到了贵州山水之雄浑。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贵州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节点,赤水河畔留下红军的足迹,纪念场馆细致入微还原了历史。”沙永汇表示,虽然多次来贵州,但还未曾涉猎贵州的红色题材创作,此次采风是弥补遗憾的一次契机。她想通过艺术创作,将贵州的人文山水和红色文化相结合,以四渡赤水为题材创作木刻版画作品,依托实景还原长征的历史风貌,让世人重温这段伟大的征程。
20世纪80年代,贵州美术家用集束呈现的方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举办了16场美展。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专业的水准、密集的展出频率产生了叠加的集群效应,被称为“贵州美术现象”。沙永汇对这一时期的贵州版画印象深刻,认为风格独特且富有深度。“从董克俊等一批老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到王建山以现代版画艺术手法表现贵州少数民族,再到曹琼德老师的不同艺术表达,老一辈贵州美术家以其鲜明的艺术语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艺术家。”沙永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