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阳 莫宇
引言
黔贵大地万物竞发,福泉福地风景独好。
1月6日,黔南州福泉市召开新型工业化暨千亿级园区建设推进大会观摩活动,观摩组实地察看、听取介绍、观看展板、现场交流,感受福泉市紧盯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1月14日,福泉市两会期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福泉答卷’”新闻发布会召开,进一步总结成绩,展望2025年。
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福泉市委书记、黔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桂林介绍,“十四五”以来,福泉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牵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力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奋力争当贵州工业排头兵,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幸福满满。
数据见证精彩答卷。
初步预计,福泉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91.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0亿元,增长51.2%,总量排黔南州第1位,增速连续3年领跑全省;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23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70亿元,增长101.28%,总量排黔南州第1位;财政总收入从2020年的19.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82亿元,增长86.9%,总量、增速均排黔南州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0年的10.0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4亿元,增长70%,总量排黔南州第1位。
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
抓工作既要统筹兼顾,又要抓住重点工作下大力突破,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上,福泉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定了坚定不移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牵引的工作方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树“枝繁叶茂”。
工业经济持续壮大。2024年预计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470亿元,增长17%,总量继续保持黔南州第1位,占黔南州总量46%。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增长17%,对GDP贡献率达85%。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围绕打造绿色宜居人文城市目标,投入22.9亿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增至21.9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57%,绿化覆盖率达46%,被省政府推荐申报国家园林城市。
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以“八个好”为抓手,大力发展“1+2+N”主导特色产业,2024年预计农业总产值完成38.9亿元,增长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4%,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60%。
文旅融合亮点纷呈。不断唱响“福泉福地·人文旅居”新乐章,打造近悦远来旅游综合目的地。2024年新增涉旅市场主体23家,过夜游客实现65.03万人次,增长8.2%,人均花费1189.58元,增长6.8%。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黔南州级示范幼儿园及义务教育公办强校实现乡镇全覆盖,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第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1000人,600分以上完成率连续三年位列黔南第2位。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全省首批非直属医联体,福泉市一医、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建成重点专科6个、专科联盟53个,县域就诊率达91%,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质量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位次。
苦干实干担当作为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回望2024年,福泉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咬紧牙关不放松,全力以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用干部的“辛苦指数”“实干指数”换取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指数”。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福泉市坚持挂帅出征、挂图作战,市委、市政府奋战在火线,人大、政协战斗在一线,全市干部落实在前线的氛围愈加浓厚。2024年,福泉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15亿元,排黔南州第1位,占黔南总量的四分之一,产业、工业、民间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占比71.92%、67.72%、52.51%、21.91%。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2024年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205.58亿元,到位资金45亿元,增长10%,项目投资和到位资金排黔南第1位,签约资金创福泉历史新高。总投资150亿元湖南裕能5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从招引到签约仅用2个月,首个自成一体的“磷化工+铜冶炼+新能源材料”产业耦合项目,填补了贵州铜产业空白。
惟改革创新者胜,惟开放创新者强。福泉市坚定不移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向改革要动力源,向开放要活力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活力迸发。
重点改革蹄疾步稳。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10项,围绕“富矿精开”、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启动市级重点改革28项,改革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产业发展改革经验入选工信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连续两次入选全国产城合作试点城市。
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创新型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增至29个,新增授权专利155件,磷化工、新材料方面专利在黔南州占比增至80%以上。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
展望2025,福泉立志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上树标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惟有实干谱写华章。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更是高质量建设强富美新福泉的决胜之年。
福泉全市上下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2025年的“头号工程”,聚焦“工业为先、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园区为重”,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牵引,奋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上当龙头、树标杆、作贡献。2025年,确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增长10%以上。
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争当贵州工业排头兵。牢固树立“工业为先”理念,坚定不移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牵引,聚焦“富矿精开”精深用矿,做足“链”文章,推动磷及磷化工产业提质升级,新能源材料双链提升,节能环保兜底保障,持续壮大“磷化工+金属冶炼+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以磷及磷化工为旗舰、新能源材料为主力舰、节能环保为护卫舰的福泉号千亿级产业舰队,争当贵州工业排头兵。2025年,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长18%以上。
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跑出福泉发展“加速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五个聚焦”谋项目,坚持挂帅出征抓项目,聚焦要素保障推项目,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四包”责任制、双向服务清单制,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产。2025年重点抓好贵州裕能50万吨/年铜冶炼等98个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确保开工项目总投资452亿元以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以上。
坚定不移大抓招商、抓大招商,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挥磷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强、科技创新强等比较优势,不断更新完善“一图三清单”,重点依托裕能、瓮福、川恒、盛屯等“链主”企业,聚焦磷及磷化工、新能源材料、金属冶炼等优势产业及上下游供应链需求,重点围绕磷矿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头部企业开展产业招商、企业家招商。2025年,力争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5个以上,完成新增产业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福建永荣集团总投资175亿元“磷氟煤”一体化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
坚定不移大抓园区、抓大园区,争创国家高新区。牢固树立“抓工业发展,首要抓园区”理念,以园区改革为抓手,推动园区实体化运营,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补齐生产性配套设施短板,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要素向园区集聚,不断激发园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巩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果。2025年,培育百亿级企业2家、50亿级企业2家、20亿级企业4家、10亿级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36家,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
蓝图已绘就,福泉各级各部门也纷纷动起来、跑起来,纷纷表示要以实干实绩奋力谱写强富美新福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黔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福泉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说:“我们将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助力强富美新福泉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行。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四包’责任制、双向服务清单制,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二是全力抓好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健全完善经济运行工作机制,加密经济运行分析监测,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力争13%,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继续获全省‘第一’等次。三是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富矿精开’,力争全年科技创新平台增至3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四是全力争取上级各类政策资金支持,按照‘五个聚焦’要求,抓实项目谋划,动态谋划储备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3亿元以上。”
“工业兴福泉兴,抓工业发展就是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关键是要素保障。”福泉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华说,新的一年里,他们将积极主动作为,学习省、州相关新的政策,树立福泉发展等不起慢不起的思想,全局上下一心,积极作为,提高用地要素保障服务效能,强化全市要素保障,结合“三区三线”划定的成果,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抓规划引领,为产业项目精准布局提供空间保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福泉新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如何富矿精开延长产业链?贵州省瓮福磷矿安全环保部副经理杨承忠说,2025年,针对年产250万吨的尾矿渣的消纳处置,他们将对尾矿渣资源综合利用,将A尾矿作为团球矿和A尾粉作为产品来进行外销,预计年回收尾矿50万吨左右,年增效1.8个亿,实现延链作用;同时采取充填治理采空区及井下充填,实现尾矿渣的百分之百的综合利用,既解决了尾矿堆存占地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又实现了尾矿的资源化、价值化。
(本版资料图片除署名外由福泉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