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投促巡礼之一

链上发力招商 产业硕果满枝

贵阳市南明电子信息产业园。 赵松 摄

兰荣江

厂房装修、机器安装、生产线调试、小批量生产……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产业园内的表面处理产业园,大气高端的现代厂房里,首批引进签约入驻的6家企业生产车间一派忙碌。在这里,贵阳贵安表面处理产业集聚发展的雏形已清晰可见。这是我省精准发力产业链招商,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持续实施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主的“筑链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聚焦“四化”,瞄准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和“3533”重点产业集群奋斗目标,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精心绘制招商产业链图谱,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坚持增量存量并举、建链延链并重,更多产业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聚变,引进一个项目、聚集一片园区、催生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正在日益显现。

龙头带动 延伸“产业链”

培育产业链,龙头是关键。

冬日里的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窑镇境内,寒意渐浓,但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却热火朝天。

该项目第一期已投产,相关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包括以产业链招商为之而来2024年入驻的化工企业,征地拆迁工作已近尾声,目前正在平整场地。

该项目建设方作为全国较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是氢能全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该项目落地贵州,成立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大型焦炉清洁生产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建设年产380万吨焦煤、4000万立方高纯氢气等配套项目,打造从煤炭到天然气、到焦煤、到氢能源以及化工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贵州美锦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政企合力沿“煤+焦化”产业链下游招引精细煤化工企业。2024年4月,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山西省太原市,与山西金兰化工、山西三强科技等美锦能源产业生态伙伴达成投资意向,山西金兰化工拟投资10亿元建设100万吨/年硝基水溶肥项目,山西三强科技拟投资15亿元建设50万吨/年煤焦油精深加工项目。建成后,两个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聚焦精深用矿,贵州美锦积极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上游以煤焦化为引擎,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大型焦炉清洁生产技术,建设380万吨每年的焦化装置,配套2套余热发电装置,年发电量可达6.4亿度,可解决一半的生产用电需求。

中游围绕焦炉煤气精深加工,布置4000万标方/年的高纯氢装置,20万吨/年的LNG装置,30万吨/年的合成氨装置及10万吨/年的液态二氧化碳装置,延长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下游,围绕合成氨和煤焦油精深加工产业链招商,现已招引了山西金兰化工、山西三强科技共同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

贵州美锦还规划在六枝特区建设综合能源岛,集加氢、加气、加油、充电功能于一体。实施后,将成为当地新能源亮点工程,在六盘水市进行推广,这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加快当地氢能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一子落地,到延伸产业链;从单纯的一块煤,到变身10余种产品,聚链成群的背后,正是我省发挥“链主”作用,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新型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

目前,我省围绕重点产业引进相关龙头企业,已陆续引进山西美锦、中伟新能源、宁德时代、奇瑞万达、吉利汽车、明阳智能、湖南裕能等一批不同产业链龙头企业。并以此辐射与延伸,初步建立完整产业链条,培育了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以链聚势、集链成群。围绕一个产业,定向招引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吸引更多投资者与之谋求共同发展,贵州产业链招商将上下游企业黏合在一起,形成了“聚集效应”“乘数效应”,做优了产业“朋友圈”“生态圈”。

优化布局 做新“衍生链”

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是我省加大延链、强链、补链招商力度,推进产业链“强筋壮骨”,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我省着重在产业发展现状、空间规划布局、市场发展动向、重点招商方向、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绘制产业链图谱,攥紧拳头、集中力量朝着重点方向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在做强做优产业链的基础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正在崛起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一批企业从无到有,共同塑造着新的可能。正在大力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华为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智算中心落地……

全省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布局,衍生新链条,立足各市(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突出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开展产业链招商。

坚持“富矿精开”,大力推进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招引项目,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聚焦“一核两区”规划布局,围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加快壮大新型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电动贵州”建设。

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以智算为引领的算力建设,做大做强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壮大以优强企业领航的贵州白酒企业舰队,打造世界一流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

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开发,加速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立足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

我省以全产业链思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产业链精准招商的“长度”和“宽度”上双管齐下、协同发力,推动“链条”和“链身”同频发展,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壮大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惠企赋能 做优“服务链”

日前,贵阳市观山湖区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生产车间一派繁忙,企业抓生产、赶工期的热度迎面扑来。在这里,一个构建以观山湖区吉利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为主,辅以白云区发动机生产基地及数十家核心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为一体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吉利整车项目从落地到追加投资、扩大产业布局,一个重要原因是贵州全力推进汽车产业由大向强转变,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尤其是贵州省和贵阳市良好的招商政策和营商服务,极大促进了吉利整车项目的开花结果。”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个项目在贵州“招得来、能落地、发展好”,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2024年,全省共新签约项目3822个、合同额6642.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99个,合同额3322.6亿元;50亿元以上11个,合同额1828.3亿元。

数据的背后,是我省将产业大招商、营商环境大优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压实招商责任,紧扣目标要求,坚持“全省一盘棋”,进一步压紧压实省、市州级专班、部门、驻外办等多方责任,形成的招商引资、服务保障项目落地的强大合力。

我省大举产业大招商的旗帜,分级分部门压实责任,构建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和全省“一盘棋”的招商格局。全省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齐动相结合,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按照“省带头、市推动、县(园区)落实”工作机制,围绕“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服务保障项目高效落地,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全链条、集群式发展。

2024年,我省逐一编制各大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产业布局、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明确市县两级工业主导产业,编制实施“一图三清单”。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谋划,分领域分类别制定项目推进计划,不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让项目落地更高效,切实以“服务链”赋能“产业链”,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 2025-01-21 贵州投促巡礼之一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4533.html 1 链上发力招商 产业硕果满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