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个口袋公园已在贵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亮点。”1月19日,省人大代表、贵阳京筑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环卫工人赵坤武介绍,贵阳市大力推进“千园之城”建设,根据《贵阳市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方案》,利用闲置土地和城市边角料打造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空间,推动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赵坤武表示,口袋公园通过把城市空闲地块变成绿色空间,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贵阳市的口袋公园不仅是绿色生态的象征,也是连接人与自然、城市与社区的桥梁。市民走出家门,便能感受到自然舒适的“小绿洲”,实现生态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如何进一步推动口袋公园建设,使其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赵坤武认为,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公园。应根据城市不同社区的需求,精确规划每一个口袋公园,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商业区以及人流密集的区域,打造集文化、休闲、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未来口袋公园的建设应更加注重环保和文化元素的融入,结合各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提升口袋公园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环卫工人,赵坤武深知口袋公园建设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环卫工人的角色不仅限于清扫街道,同时也是口袋公园和城市美丽的守护者,应积极参与到城市绿化与环境保护项目中。随着口袋公园数量的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逐步加大,环卫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联动愈加紧密。因此,他建议在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时,应考虑提升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我们环卫工人并不孤单,整个社会都在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而努力。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打造更加干净、宜居、文明的城市。”赵坤武说,自己和环卫工人同仁们将坚守岗位,为建设美丽贵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