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心地带,岩溶洞穴分布广泛,目前在旅游、算力基地建设、体育赛事、水利发电、贮藏等方面已经有相关利用。”1月18日,省政协委员、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华说。
“相比其他国家和我国其他省份,我省在岩溶洞穴科学研究上还有不足,在利用方式、相关产业链发展、公众认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使得岩溶洞穴这一自然瑰宝的独特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周华说。
如何科学利用好宝贵的岩溶洞穴资源,是周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呼吁加强我省岩溶洞穴科学利用,建议针对岩溶洞穴保护利用重大工程开展专门立项;充分发挥岩溶洞穴恒温恒湿、地质稳定等优势,为“3533”目标和“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做好支撑;结合旅游产业化,围绕山地旅游、溶洞探险等新的需求,探索相关产业链培育建设;强化宣传,提高公众认知、保护并利用岩溶洞穴的意识。
“作为政协委员,我在2024年聚焦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建言,先后向省政协提交了10余项社情民意。”今年省两会期间,周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要炼就“最强大脑”“火眼金睛”“铁齿铜牙”“三头六臂”等本领,主动作为,增强舆论监督实效,更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周华表示,将继续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做好资源要素保障、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