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村超”“村BA”等火爆出圈,如何利用“村”字号品牌促进旅游康养等产业更好发展,值得关注。
今年两会,省政协委员、黔东南州三穗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吴必智带来了一份《关于规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建议》提案。吴必智认为,黔东南州黔东片区交通优势明显、旅游服务融合、医养特色凸显,规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大有可为,能快速推动贵州“城市+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近年来,黔东南州医养康养旅游发展成效凸显,为打造“村医”“村养”等品牌做了基础性和铺垫性的工作。吴必智建议,将黔东南州作为贵州首批“村”字头的“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规划,打造我省“村”字号医康养服务品牌。
吴必智建议,高位谋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将康养旅游打造成具有民族特性和差异化的发展项目,围绕“村”字号品牌做好“村医”“村养”“村旅”“村歌”“村舞”等旅游康养服务系列内容。分区域、分项目、分内容统筹考虑设置服务示范区,以各片区的潜在优势为“村”字号品牌做好链条式服务。在黔东南州黔东片区规划首批服务示范区,三穗县可充分发挥好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的作用,承接前来康养的人群和重点来剑河、镇远、施秉旅游的各类群体,做好健康干预、运动疗养、旅游休养、民族医药调养等康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