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关键是要做好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省人大代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处)处长、教授蒋友财说。
“去年我们团队完成了黔东南州委重大问题调研课题《民族节庆活动实现旅游产品化的策略研究》,并开展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立法可行性的专题调研,为更好聚焦旅游产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明晰了思路。”蒋友财介绍道。
蒋友财认为,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需抓实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从行业、产业一线汲取职教改革的养分,把握方向、增添动力,扎根大地寻找“论文”主题和素材,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过去一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策划组织“村超”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联合企业开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技术攻关,不断丰富非遗文创产品数量和门类,提高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品质。在非遗集市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呈现年轻人“玩”非遗的创意与活力。另外,组织师生、专家学者、企业家、设计师、民间大师等联合发起“民艺村创”公益项目,帮助有发展需求的村寨和个人产业发展,力争实现村创文明新风、村创产业规模、村创美好生活。
蒋友财建议相关部门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联合开办订单班的工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建议围绕教育如何主攻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做好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成果和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