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果树管护好,才能有个好收成。”
1月18日,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鱼塘村苹果园里,果农罗本清正忙着给果树浇水、施农家肥,为秋季丰收打好基础。
“不套袋,光照足,着色好,我们的苹果又红又甜。”罗本清说,近400亩的果园已有80亩进入丰产期,早在去年11月底,160吨苹果全部销售一空。
“苹果甜,我们的日子更甜。”说起卖苹果的收入,罗本清满脸笑容:“我大概算了一下,去年卖了近90万元,等果树全部进入丰产期,收入还要大增长!”
在雪山镇鱼塘、谢家等村,像罗本清这样依托苹果产业鼓起腰包的果农比比皆是。截至目前,雪山镇苹果种植面积达5.3万亩,挂果面积超过了4万亩,预计产值超过3亿元。
近年来,威宁把苹果产业作为发展山地现代化特色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统一规划种植、精心培育品种、加强技术培训,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提升”。
2024年,威宁苹果实现出口2300余吨,占贵州水果出口的95%以上。同时,威宁苹果以12.39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3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91位,第6次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
随着威宁持续推进苹果生态化、规模化种植,并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昔日藏在深山无人问的“丑苹果”,摇身变为年产值约12亿元的“阳光小甜心”,带动农户3.9万户10万余人持续增收。目前,全县苹果挂果面积约21.36万亩,年产量约18万吨,苹果产业正成为威宁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