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阙成岱
1月15日上午9时,铜仁市江口县云舍村古寨酒家的老板杨兴春正在灶台前忙碌着,为中午前来就餐的食客们准备菜肴。临近春节,他的饭店更加忙碌了。“前些年可没这么忙,现在每天得准备10桌以上的饭菜。”杨兴春说。
古寨酒家并不好找,穿过主路,转进小巷,出现一间不起眼的土家院子,便到了目的地。酒香不怕巷子深,村里流传着一句话:“想吃家常菜,去找‘老村长’”。每当腊肉、扣菜、粉蒸肉这“土家三大碗”被杨兴春依次摆上桌时,总吸引众游客拿起手机,打卡这大山里的美味佳肴。
杨兴春今年已64岁,2002年便开始经营古寨酒家,造过纸,敲过锣,当过村干部,一辈子没离开过云舍村,在他眼里,云舍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云舍村被大山围困,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留在村里没盼头,年轻人大多外出闯荡。”2006年,时任村主任的杨春兴统计过一组数据:全村外出务工的人数超过了600人。
如今,由于毗邻梵净山,云舍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中国土家第一村”的魅力。长期在外打工的老乡们也陆续回村,开起了餐馆,办起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谈及未来,杨兴春有了更多期许,“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的人来到我们村,品尝地道的贵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