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通讯员 舒静
刷脸能进门,扫码可服务,进出小区安全无忧……“安全、智能、便捷!”这是黔东南州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凯里市白午街道振兴社区搬迁群众雷启花生活在智慧社区的感受。
近年来,凯里市白午街道探索创新信息化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重点开发“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养老、智慧护苗、智慧就业”5个板块功能,着力推进社区治理、“一老一小”、创业就业等工作,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个智能道闸、15套智能化门禁设备、10个烟感报警器、390台智能监控、人脸抓拍相机,21个重点场所视频监控点……这些科技感满满的智能设备正在白午街道安装。
白午街道以智慧社区云平台为中心,在九小场所、特殊人群家中、重点场所等地,安装人脸识别相机、烟感报警器、智能门禁、智慧道闸、智慧手环等9类智能传感设备,构建安防、消防、老人、儿童、重点人员、健康生命监测等5个核心应用场景智能监管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时段预警、精准排查推送。截至目前,智慧社区云平台已累计推送安全防护预警信息982条,协助社区开展应急处置754余项。
“平台以智能化设备为依托,通过智慧社区云平台将辖区内人、事、物、情等基础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预警、处置,破解基层人少事多的难题。”凯里市政协副主席、白午街道党工委书记欧亚君表示,“我们从社区信息化建设入手,在‘服务人、做好事、管好物、理顺情’上,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3个社区20个网格,3700多户1.8万多人,从电瓶车进电梯监测到烟感信息预警,从老人久居未出提示到儿童进出重点场所提示……一块大屏幕就能将白午街道振兴社区的情况全面展示。智慧社区云平台对小区人员、安全环境进行实时感知、分析、预警。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社区红管家”、网格员将收到预警信息,立即进行线下处置,有效补齐了社区人防板块,让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以前小区老人小孩多、安全隐患大,管理和服务有时跟不上,现在不仅能从智慧社区云平台实时预警小区各类安全情况,还能精准了解群众各类需求,工作效率、服务效果大幅提升。”振兴社区党支部书记龙昌洋说。
据介绍,白午街道还以“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探索“数字化平台+线下社区服务”新模式,配置“社区红管家”、专属网格员42个,并依托智慧社区云平台,开通“社情民意二维码”。平台实时派单,“社区红管家”、专属网格员在规定时限内查看、处置上传办理结果,社区党支部书记跟进督促,群众实时查询进度并进行评价。
“我刚在‘社情民意二维码’平台反映情况,没想到社区那么快就派出人员上门来帮我修炉子了,真好!”白午街道福和社区居民姜学辉享受到智慧社区带来的便捷服务,高兴地说。
2024年12月31日上午,福和社区网格员王祖国接到智慧社区云平台“派单”,姜学辉反映家中电炉损坏需要维修,请求帮助。王祖国立即上门查看并联系物业维修师傅,及时为姜学辉修理了电炉。
“社情民意二维码”运行以来,共接收群众问题需求77余件,社区上门服务72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77余件,“社区红管家”、网格员获好评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