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别让“水赛”添堵又添累

陈久菊

即将迎来寒假的大学生们,又收到满屏的竞赛通知。一些低门槛、高获奖率、含金量低的竞赛,被称作“水赛”。“水赛”已衍生出生意,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同学拿奖拿到手软。然而,人人获奖可不是好事,大学不是生意场,别让“水赛”添堵又添累。

寒假期间,大学生空闲时间多了起来,很多人想给自己“充电”。而这些比赛也找准大学生的“刚性需求”,往往声称获奖证书能成为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甚至为拿奖学金、保研提供便利。这扭曲了竞赛的初衷,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避免“水赛”渗入,须完善评价体系。“水赛”主打的就是一个“各取所需”,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赛事拿奖、加分,主办方则是图谋报名费。竞赛组织者向学生发出邀请:“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本该严肃公正的赛事,成了打卡促销活动。“水赛”的存在,也暴露了高校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让人有机可乘。因此,要优化评优评先和保研规则,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缺乏“含金量”的奖项,取消其“加分”奖励,确保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防止“水赛”横行,须加强监管。主管部门要整顿“水赛”乱象,重塑竞赛育人本质。给“水赛”挤挤水分,提高竞赛举办门槛,定期审查组织流程和评审标准,不断健全竞赛活动审核、备案机制,定期更新正规竞赛“白名单”。依法加大对违规举办“水赛”机构的处罚,加大排查力度,畅通社会举报投诉渠道,对违规竞赛活动亮红灯,确保竞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整治“水赛”不放水,将“水分”统统拦截在外,从源头斩断利益链,才能真正以赛育人。

--> 2025-01-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4073.html 1 别让“水赛”添堵又添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