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湖南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和伟大转折地,是红六军团的探路转战地,是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誓师出发地,三路红军在湖南境内浴血奋战,撒播红色火种,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90年前,发生在湖南的“通道转兵”,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突破蒋介石布下的四道封锁线后,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
毛泽东力主红军放弃原定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行进,以摆脱敌人。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最终采纳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当晚,中革军委向各军团、纵队发出“万万火急”电令:“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北”。自此,中央红军从通道转兵西进贵州,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以通道转兵为开端,经过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构成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蒋建农认为,这一伟大转折的重大历史意义表现为,要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实行民主集中制。
红军长征在通道绝处逢生、转危为安,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生动实践,是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史军史专家们纷纷表示,立足新时代,从“通道转兵”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团结向前、接续奋斗,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更广阔的前景贡献力量。
如今,通道转兵纪念地已从单一旧址发展成集纪念广场、纪念馆、红色研学中心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恭城书院里陈列的一件件文物,如生锈的枪支、破旧的草鞋、泛黄的文件等,都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游客纷至沓来,红色文化旅游成为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4年,通道转兵纪念馆接待游客超过110万人次。”近日,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纪念馆深入挖掘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2024年重点打造了精品党课《道路决定命运》《“万万火急”电令》、思政课《通道转兵音乐党史课》、微短剧及舞台剧《一担皮箩》等,编撰出版红色文化普及读本《红色通道》,广受欢迎。
如今的“红色通道好运侗乡”,已经是串联多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的关键一环,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通讯员 吴祥淼